第四百零三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十一



        在把自己才猜想,送了出去之后。

        一直落在后面的孙承宗才气喘吁吁的走了上来,陆鸿轩再次说了一遍他们的想法。

        孙承宗只觉得自己的经验,根本就跟不上现在的年轻人的脑子。

        在有限的线索当中,他可没有想过,反贼居然会突然脱离了背后人的掌控,实际上不过是他的想法,还没有迅速的转变过来。

        有意无意的想着,自己还是那种读书人的阶层。

        “你们的想法···很好···老夫没啥意见。”

        气息刚刚喘匀,孙承宗就已经明白,自己这一趟来到湖广的目的,不是来给人指点作战方案,也不是建议某些何时的做事方法。

        而是让他亲自看一看,如今的大明各个方面,更深一层的东西。

        作为一个老人,还是一个有名望,暂时来说没有触犯多少大明律的老人,他们代表的就是旧有的一些传统。

        固执的不想放下,却又不愿意面对如今的大明。

        别看都是躲在屋子里不闻不问。

        可在很早之前,崇祯没有想好该怎么对付这些人的时候,也都当做不存在。

        此时也只是因为时间成熟了,可以放手把那些人拉出来看看了。

        很奇怪的想法,在孙承宗的脑子里回想,而且越想越是合理,在湖广赈灾期间他看到了军队的纪律严明,也看到了支援的队伍,井然有序。

        更有一套又一套的安抚灾民的手段。

        虽然大多数在他看来都是离经叛道,可事实证明,效果是真的好。

        还有就是后来商人们的那些买卖行为,他从没有想过,在赈灾的时候,居然不免费送,还要朝廷花钱买。

        一句“征用了”就这么难吗?

        当然,其中也有各个富商亲自送来的,可那都是别人的私人事情,不在官府的考虑范围。

        有时候,他看到这一幕都无法想象,当年要是有这么多的富商捐款,捐物资的给大明,那用得着后来被建奴们打进山海关。

        还一路冲击了京师。

        孙承宗没有想明白的道理,也而因为资格老,拉不下面子,没有向任何人去问。

        当然,他要是问了的话。

        也有人会给他答案,就是说的不大好听罢了。

        毕竟以前要是有商人捐赠物资和捐款的话,能够落到实处,都是有良心的官员,最怕的就是浙西俄官员把这种捐赠,当成了理所当然。

        那可是会硬生生的把一个很大的家族给逼死的。

        谁也不会冒这样的风险,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