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一台机床出场-第2/3页



  ……

  10月初,朱传文火车站亲自送谷庵升带着价值19万两的大豆前往海参崴,这一批大豆会在海参崴下车,然后再搭乘两条大型货船前往神户港。

  闲下来的朱传文开始主要抓工人和保险队的交换训练……

  滨江城的训练场,二代护卫王帆小跑着过来,朱传文此时正穿着新式的保险队服,跟着自己的工人训练,还不断的督促着他们跟上队伍。

  “东家,东家!”王帆找到人群中那个戴着总队长肩章的朱传文。

  “怎么了”朱传文有些疑惑的问道,这训练的时候自己不会被打扰,这是规矩。

  “东家,楚掌柜在到处找你,说是有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你!”王帆喘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春山叔!”朱传文朝着朱春山喊了一声,“你带着队伍继续训练,我回铁器厂去看看。”

  汉耀铁器厂

  骑着马来的朱传文打老远就看到在门口有些喜气洋洋的楚可求。

  “老楚,什么好消息?”朱传文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了王帆,迫不及待的问道,对于楚可求朱传文那是很优待的,这一次这么急,朱传文也是觉得真有着天大的好消息。

  “东家,今天咱仿制的第一台机床就要开始生产了!”楚可求的话中带着兴奋、也带着些犹豫,因为看见朱传文这一身,就知道自己今天似乎有些不分场合了,主要这事儿还有一点小小的瑕疵。

  “什么?已经造出来了?”朱传文却是显得很兴奋,这可是机床,机床啊。

  虽然后世朱传文没有从事过制造业,但也是知道,这个行业中德国、瑞士、英国、美国是吃了多少年的红利,连小日本都只是第二梯队。

  现在这个时代,正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才在共同改革社会的时候,这机床的差距有是有,但还没那么大,这时候汉耀已经有了仿制机床的能力,不得不让朱传文打从内心里欢喜。

  往着机床厂车间走的路上,楚可求仔细的汇报着仿制机床的过程,也给朱传文科普了一下现在机床的分类,主流有着十个大类,分别是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

  而这楚可求仿制的,便是最简单的车床。

  “老楚,这车床的仿制还有什么困难吗?”朱传文问道。

  “东家,就是现阶段这个车床的刀片和主轴还得从洋人那边买,这里面还牵扯到合金的制作,以现在炼钢厂的水平是没办进行仿制的。”楚可求有些尴尬的说道,这就是他略有些忐忑的地方了。

  楚可求不知道说这些朱传文能不能听懂,这车床本体的零件制作,其实已经他尽最大努力才利用这铁器厂的现有设备好不容易一件一件加工出来,但是刀片强度和主轴精度却是最大的难点了。

  “主轴和刀片啊。”朱传文念叨了一句,又问道:“从洋人那边好购买吗?”

  “啊,好买,好买,基本上有着俄国人的渠道,说是用于这零件的维修也就能买回来。”楚可求明显一愣,在他的脑海中,朱传文不应该先是生气吗?

  老楚哪里知道,经过后世信息熏陶的朱传文对这个全部国产这样的噱头并不是很看重,实用主义才是最核心的,伟人说过,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人还得两条腿走路,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硬道理。

  “老楚,既然咱们自己造不出来,就先购买,我是这样想的,往后这洋人肯定能反应过来这个事情,这事儿等老谷回来了,你和他商量,由商行成立一个专门的采购队伍,分别前往津门、上海、广州、香港,这些地方,开始成批量的采购这个主轴和刀片,然后再发回冰城。”朱传文马上就想到了应对的方法。

  现在来说,欧洲和美国对这技术专利的事情还是比较看重的,仿制机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卡脖子,但是这是朱传文能想到最大程度上能避免问题的方法了。

  “东家,你不介意这机床不是全部自己制造的?”楚可求还是有些疑惑的问道,这事儿,原本他还打算好好和朱传文解释一下,来之前可是打了一大堆的腹稿,这在汉口的时候,就因为这,没少和清廷的那些管事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