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吃干抹净.......-第2/5页
    
        是这位美女导演由她所擅长的选秀综艺,向歌唱综艺的转型之作,从前年开始播出第一季,到了今年已经是第三季了。
        从事内容创作的人都知道转型的艰难,哪怕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已经登顶封神,但当你离开这个领域,开始向别的分类进军的时候。
        你也就卸下了曾经的光环,最多会有一部分铁粉跟随,算个有点根基的新人,叶秋燕面临的无疑就是这样的问题。
        她在选秀节目里已经攀上了顶峰,甚至还是这個分类收视记录的保持者,但她这次向歌唱综艺转型,节目的收视率却是不怎么的理想。
        嗯,主要还是她这次转型转的比较彻底,步子迈的有点大,扯到了……
        咳咳,这个就算了,她似乎没有。
        这一切都要归结于《我是歌王》的节目模式:
        《我是歌王》的前两季,共分为5轮普通赛,每轮演出分上下两场。每轮有7名职业歌手参与竞演,在选歌上歌手的自由度比较大,既可以演唱自己的代表作,也可以演唱其他经典歌曲,甚至是原创。
        每场均有300名观众听审参与表决,以及专家顾问对参演歌手的表现作出点评,每位歌手都有一位“助理”负责和节目组接洽。
        其实,在刚听到叶秋燕喊出节目的名字时,温言就想到了地球上的一档由国外引进的现象级歌唱综艺——
        《我是歌手》!
        在看了《我是歌王》的比赛流程以后,温言不得不感慨平行时空的相似性,除了一些细节以外,这档歌唱综艺和《我是歌手》的前两季实在是太像了。
        这也更坚定了温言对《我是歌王》收视率的信心,要知道《我是歌手》前几季在地球的成绩,那可是接连刷新节目收视率的存在。
        同时两相对比以后,他也知道叶秋燕前两季扑街的原因:
        《我是歌手》在前世一经播出便引爆收视率,那是因为它是外来引进的节目,在国外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国内的电视台只是进行了符合本土市场的改进。
        而蓝星却从未有过关于职业歌手的歌唱综艺,叶秋燕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女人,所以她面对的阻力也比较大。
        因为市场从未有过先例,职业歌手在看不到节目前景,以及对自己人气的助益时,自然会有所顾忌。
        同台竞技肯定要分出个输赢,歌手会担心输了以后丢面子,以及影响自身咖位,毕竟如果一线歌手输给了二线,这以后岂不就成了群嘲对象?
        难以邀请到有名气的节目竞演嘉宾,电视台领导对节目资金的审批又抠抠索索,叶秋燕这个总导演自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以上就是《我是歌王》前两季收视率不高的原因。
        但现在无疑出现了转机,王洛栖携大笔资金强势冠名《我是歌王》直接解决了节目组经费的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