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卢象升-第2/3页





        数百命考生齐声回道。

        “国库入不敷出,如今只有不到百万两银,可是陕西、山东都遭了大灾,且要支出九边大额军费。”

        “就在同时,这三个地方,都上了奏疏,急需朝廷拨给钱财粮米,可国库根本无力承担。”

        “你们谁能告诉朕,是应该优先拨给谁?是陕西还是山东,亦或是九边军镇?”

        “又应该如何拨给呢?”

        在朱由校看来,如果连这道题都答不上来,那也没有再考下去的必要了。

        他可不会出一堆文章和诗词题来,考他们谁的文笔更好,书法最精湛。

        “禀陛下,臣以为,当优先给山东拨给赈灾粮款,等山东灾祸控制平息后,再考虑陕西与军费问题。”

        “因为山东受灾范围小,不像陕西那般,全省大范围遭了灾。”

        “且山东距离京师最近,遇到任何事,朝廷都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和决策。”

        谷嚒

        一人回答之后,其他人好似照着模板抄一样,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式。

        可在朱由校听来,都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亮眼的建议。

        甚至还有的人建议,先不要理会九边军费的问题,直接把国库的钱财物资平分给陕西和山东。

        气的朱由校差点当场革了他的功名。

        “陛下,臣以为,问题并不是谁先谁后问题,也不是拨给多少钱粮的问题。”

        “因为陕西此次大灾,并不是花个几十万两银子就能解决的。”

        “此时,朝廷应该想办法开源节流,而不是把仅有的一点库银,全部拨给出去。”

        “否则一旦出了其他的意外情况,那朝廷就真的是无钱可用了。”

        良久后,这么多个人里,总算是有个人说了一句人话。

        朱由校很快对这人起了兴趣,问道:

        “哦,你叫什么名字啊。”

        “回陛下,臣名为卢象升。”

        听到他说自己是卢象升,朱由校顿时两眼放光。

        自己终于是见到卢象升本人了。

        只是与他脑海中那个想象的卢象升,还是有着不小差距。

        可能是因为历史文献的影响,朱由校对他最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带孝出征了。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就算陕西的灾民太多,受灾范围太大,可那也是我大明的百姓子民,难道就因为多,朝廷就对他们不管不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