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摧毁晋商



  朱由校看到马祥麟的捷报后,也是微微松了口气。

  马祥麟武将出身,满桂也是个大老粗,只会领兵打仗。

  朱由校还真怕他们干不了这种活,没想到完成的这么出色。

  虽然说过程跟他预想的相差太多,但结果没有变就行了。

  整个张家口,已经完成了一次大清洗,数以千计的商人和士绅,一个不漏。

  对于这种祸国殃民的无良奸商,朱由校可不管你具体犯了什么罪,罪名是否成立,处以什么刑罚。

  他亲自拟写了一道手谕,将比较重要的人全部挑选出来押送回京师,其余的全部就地处决了。

  还有从张家口抓捕的那些蒙古人,全部交由锦衣卫来审问,看是否能够从他们那里得知,关外蒙古各部的具体虚实。

  等解决完张家口的事后,即刻兵分两路,满桂就驻守在张家口,暂时维持那里的秩序。

  张家口虽然重要,但晋商们的根本却不在这里,这里只是他们与蒙古人通商贸易的交接点而已。

  马祥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去山西各地,捣毁他们的大本营,把他们的根基彻底挖了。

  他会下达一封旨意给山西总督陈奇瑜,和太原知府孙传庭,无比紧密配合马祥麟的一切行动。

  朱由校命令他,带领重兵,分别前往祁县、榆次、太常、介休等地。

  这些地区,可以说整个山西,够实力,有足够话语权的商人,就在这些地区,晋商的大本营,就是这么相互构成的。

  因为怕消息走漏,马祥麟向满桂借来了大批的战马,以五百人为一队,前去各地查抄。

  这一场针对晋商的查抄行动,百官们完全不知晓,就连当初与皇帝商议过此事的王象乾和徐光启等人都不知情。

  他们现在关注的问题是,皇帝回宫这么些日子了,却迟迟不肯召见他们,真是让人焦虑啊。

  足足五天时间过去了,就连一向稳重的王象乾,此时也按耐不住,一大早就来到乾清门外,恳求觐见皇帝。

  这一次在他面前的,不在是司礼监的小太监,而是贴身大太监王朝辅。

  “陛下自西南回宫后,身子时常感到不适,这几日可是连皇后都没见,元辅还是不要自讨无趣了。”

  “元辅年事已高,天气如此寒冷,还是早些回值房吧,万一冻出了病来,岂不是朝廷的损失?”

  “陛下身体好转了,自然会诏元辅入宫觐见的。”

  “年关已至,还有七日就是除夕了,六部以及内阁的年报早已准备妥当,明年诸多事宜也尚未落定,怎能搁置下来?”

  “不如老夫与其余几位总理大臣商议一下,将要议之事写在奏疏之上,由王公公转呈给陛下御览,这样可行?”

  王象乾的想法是好的,既然不能当面商议,那就将问题和各人的意见写在奏本之上,皇帝只需做出批复和决定就可以了。

  可谁知王朝辅还是摇了摇头,表示不可以。

  这让王象乾一头雾水,难道皇帝病的有这么重?连奏疏都不能看了?

  “元辅,咱家就实话跟你说了吧,万岁爷此时有很重要的事要办,在事情没办好之前,是不会见你们的,还是回去耐心等待吧!”

  王象乾表情终于是有了一些变化,他连忙问道:

  “公公的意思是说,陛下龙体安康,并没有不适?”

  “不错,等大事落定以后,陛下就会出宫了!”

  得到了回复的王象乾终于是放心的离开了前宫。

  陛下不是不知道轻重缓急的人,既然是悄无声息的回宫,都没有知会他们一声,看来确实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了。

  ……

  ……

  山西境内

  马祥麟的军马,每到一地,一座城池,都会亮出皇帝的手谕,让城中官员开城。

  而后在潜伏的锦衣卫带领下,直奔晋商们的宅院庄园而去。

  还不等当地的官员询问来意,他们就已经拿着绳索开始抓人了。

  等到将人抓捕,查封了他们的宅院庄园以后,一个领头的才会出来与他们表明自己的目的。

  这让许多的官员都是大为老火,这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就算你是皇城的御林军又怎么样,文武地位的高低,还需要他们来说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