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任性孩子,是安慕溪



  恋上你看书网,舌尖上的旅行

  “我想在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安慕溪在自己的旅行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首诗。

  那是孤城的诗。

  她很喜欢。

  严格来说顾城的每一首诗,安慕溪都很喜欢。

  这个夜晚,她的心终于宁静了下来。

  翻开新的一篇,安慕溪却不知道要写些什么。

  这是安慕溪来到江苏的第二天。

  是的,她逃离了。

  她是个很喜欢逃离的人。

  遇到不想面对的事情安慕溪就会选择逃离。

  离开那个是非之地。

  大理如此,315国道如此,今日也是如此。

  选了么那么多的地方。

  安慕溪最终选择这里。

  曾经是来江苏这里出差过的。

  而此刻故地重游,如温故而知新。

  李白已不再是旧时所理解的李白。

  而对倪瓒的画一见钟情,瞬间的感动或许源自岁月的沉淀……

  自从永嘉南渡,华夏文化的重心从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安史之乱后,江南更渐渐崛起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滔滔长江水,满载华夏士人的千古风流,思想激荡,墨象万千,文脉流长!

  旧时出差,安慕溪就曾游过南京,而今次行程则顺江而下,从马鞍山,经南京,到扬州,镇江,无锡,苏州,主要是想重新看一下李太白的长眠之地,与倪云林的故乡……

  没有走远,也没有去更多的地方。

  这一次将江苏这个温柔的城市走遍吧。

  希望它给自己温暖。

  ah马鞍山当涂县的大青山山麓,就是李太白的长眠之地……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顺长江出四川就来过当涂,晚年又来当涂投奔族叔李阳冰,亦在当涂终老……

  据说长眠大青山,是李白的心愿,因为大青山就是李白的偶像南齐诗人谢朓的常游之地!

  而李白生前的好友谷兰馨则承诺世代为李白守墓,一千两百年来已传49代!

  或许现在能让自己舒服的就是这些故事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慕溪以前读李白,喜欢这份酣畅淋漓,慷慨自信,豪气万丈!

  而且天质自然,朗朗上口!

  如今再读李白,开始体会到相看敬亭山,举杯邀明月的孤独。

  明镜悲白发,长绳难系日的嗟叹。

  有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的无奈。

  亦有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的荒凉。

  悯众生有心摧泪如雨,掩泪悲千古,亦可赤心用心为知己……

  在李白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谁与不知何处是他乡的率性洒脱之中,更有巨大而深刻的悲慨,令安慕溪感受到承自建安风骨的魅力,与勃郁而充盈的生命精神!

  李白一直是安慕溪最喜欢的诗人,原来读懂他的千古绝唱需要经历,亦需要游历……

  经历的是悲伤,游历的世界。

  ……

  唐名贤李太白之墓

  墓碑上是这一行字。

  安慕溪认真的看了许久。

  据说是杜甫的手迹,安慕溪站在李白的墓前,冷雨霏霏,而李白的一生何尝不是颠沛流离,苦难坎坷?

  如今安慕溪方知李白一生终无解的纠结,儒家的报效国家,建功立业,道家的顺其自然,随性自由,纵横家的权谋天下,在李白心中始终无法协调出一个适用于当时的思想系统……

  一时自诩姜尚谢安,不作蓬蒿人。

  一时仗剑任侠,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年近花甲逢安史之乱尚且从军,却因永王兵败被流放夜郎万里道……

  报效国家的理想终因无法适应官场而郁郁告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看似潇洒实则无奈,但始终不改的是初心的纯粹与本真……正

  因如此,经过苦难洗练的诗句如清水出芙蓉更显动人,中天摧兮力不济的大鹏亦可馀风激兮万世!

  ……

  安慕溪从当涂沿江上金陵,下扬州,镇江,乃至苏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