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调兵迁家眷-第3/4页





    粮饷到了宁远,在危急的时候,祖大寿自然可以派人强行征用。

    同样,反正是在宁远城内,肉烂在锅里,存粮于民的话,祖大寿也能逐渐积累起久守宁远的粮草物资。

    显然,东江镇已经预料到了这个漏洞,不可能给祖大寿留下可趁之机。

    而且,调动辽镇官兵,不是要他们成建制的协助作战,而是要完全吞并融合,家卷是必须要同时迁徙的。

    方正化要在宁远等待,如果祖大寿派人搞动作,比如威胁调动的官兵或家卷,就可能被人捅到方正化那里。

    进入宁远城中,方正化的行动也印证了祖大寿的判断。这是有备而来,思虑周详,不会留给他施展手段的机会。

    方正化首先就在校场校阅了要调动的辽镇官兵,宣布了东江军的政策,并要求他们回去带上家卷,共同前往辽南。

    这不是建议,而是命令,家卷不在宁远的除外。但要有谁遭到阻挠和威胁,方正化保证会给他们作主。

    在这样的情况下,祖大寿只能看着方正化派出了带来的锦衣卫,分布于城中,也不敢在暗中搞小手段了。

    “这样一来,调走也就不会再回来了。”儿子祖可法在祖大寿身旁,低声又无奈地说道:“先削弱,再裁撤,应该是这个路子。”

    祖大寿微眯了下眼睛,没有说话。这也是他们在商议中所预测的一种,但那又如何,不能造反,就只能忍着。

    粮饷按月供给,这牢牢地卡住了辽镇的命脉。祖大寿此时终于感受到了当初东江镇被打压封锁的滋味,无奈、悲苦又绝望……

    …………………

    金、复、盖三州,再加上庄河地区,官府又开始了安置移民的准备工作。

    趁着农闲,趁着还未下雪结冻,大量的房屋在规划勘测好的村镇建筑起来,老的村镇也添置房屋,作为临时性的移民安置。

    到了明年春耕之前,还会有一次移民的重新分配迁徙。毕竟,那个时候,大多数的百姓,还是以农耕为业,需要向他们提供足够的田地。

    新移民也在尽量一步到位,直接安置到庄河、营口等新扩大的安全地区。那里有大片的土地等待开垦耕种,村屯的规划设置也基本完成。

    随着耕牛、骡马大牲畜的不断增加,人均耕种土地的面积也大幅增长,金、复两州的百姓也要进行分流,保证能够申领到足够的田地进行耕种。

    政务工作在紧张有序地的进行着,政务人员也因此而得到锻炼,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熟练。

    陈文绣洗漱完毕,带着女儿李珍走出了房门,感觉到吹到脸上的清冷空气,又停下脚步,把女儿的围布裹了裹。

    尽管气候要冷一些,但陈文绣的心情却是愉悦的。实习期已过,考试的成绩也不错,她的工作稳定了,薪水也涨了一级。

    “娘,今天到集上吃哇?”李珍扬着已经圆鼓起来的小脸儿,笑嘻嘻地说道:“还是那家的丸子汤就烧饼,很香的。”

    今天是陈文绣的休息日,她本来就是要带女儿出去走走逛逛。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她已经没有了刚来时的局促腼腆。平常能够大大方方地走在外面,工作时也能够利索胆大地与移民打交道。

    摸着女儿的小脑袋,陈文绣笑着说道:“咱们先去食堂吃早饭,再去逛大集,中午再吃丸子汤和烧饼。”

    尽管攒了点钱,可陈文绣还是很节省,食堂的饭食,到底比外边要便宜。而且,她觉得味道也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