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攻佯攻齐发动-第2/4页



    

        军官点了点头,说道:“老魏,那你就先家去吃饭。谁做事,东江军也不会亏待,一天给你二十斤粮食。也告诉其他人,同样的待遇。”

    

        老魏头儿喜出望外,作揖打躬地谢过,才转身离开。

    

        “这些老百姓,竟连皇太极死了都不知道。”一个士兵望着老头儿离去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个个都瘦得皮包骨,两三天的时间能缓过来吗?”

    

        军官轻抚着额头,也不是太确定,无奈地说道:“只是百多里的路程,互相帮扶着,应该没有大问题。坐上船就好了,直接驶进鸭绿江,全是水路,不会太累。”

    

        在通化地区水陆会合,是作战计划的第一步。东江水师的,还有从朝鲜借的船只,有一百多条,来回转运,是最为快捷的办法。

    

        正说着话,便见有村民已经出了家门,赶着去割地里的麦子。这不仅将是自家的吃食,还是路上的干粮,少了可心里没底。

    

        村民们走过村口,还不忘恭敬地向兵爷躬身施礼,和老魏头儿是一样的神情和态度。

    

        被压迫得时间太长,他们本已没有了希望,只是一天一天地苟活。突然的解放,他们短时间内也难以适应。

    

        老魏头儿也很快回来,还带着几个虽然干瘦却还年轻的百姓。他们不用下地割麦,而是把已经收上来堆放在打谷场的麦子进行脱粒加工。

    

        此次郭大靖率军袭攻,打的就是以战养战的主意,虽然也携带了部分粮草物资,但多数还是要靠缴获。

    

        一个村屯的粮食不多,但在建州,有上百个村屯,足够支撑东江军完成此次作战行动。

    

        杨小河也加入了抢收麦子的行列,与其他百姓一样,都充满了干劲儿。并不壮实的身板,却能扛起一大捆麦子,蹒跚而又喜悦地往家里背。

    

        黄昏之后,天色渐暗,可依然挡不住百姓们收割庄稼的热情。在朦胧的月光下,麦田里依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

    

        ………………

    

        旅顺堡保卫战,小黑山阻击战,南关保卫战,遵化大战……历数郭大靖所指挥,或者是深度参与的作战,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不管是弹药物资,还是行进路线,甚至是作战时间,以及突发的意外,基本上都要考虑到,并制定详细的方案。

    

        袭攻建州的计划,更是早在镇江之役后便已经初步制定。

    

        特战营这支郭大靖亲自训练的精锐部队,便放在了辽东,不断地进行侦察刺探,为郭大靖的计划作着持续的完善。

    

        遵化大战后,郭大靖回到辽南便开始紧锣密鼓地作最后的准备,皮岛驻防部队增加到一个协,弹药物资不断地运至皮岛或镇江。

    

        前前后后算下来,为了这次的袭攻行动,已经进行一年多的准备。作战计划也几次修改,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说是袭攻,却是出动了近半的东江军兵力。说得更确切一些,其实是可以算成一场主动进攻的大战役。

    

        趁着建虏还未从大饥荒和遵化惨败中恢复过来,趁着其主力在辽沉被牵制,郭大靖已不满足于只是袭扰,而是要力争打大仗、克大敌。

    

        平辽灭虏如何能成功,决战的时机在何时,郭大靖已经抓住了其中的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