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离京归辽东-第2/5页





        一群只会打嘴炮的伪君子,狗屁不是的无能之辈。

        这是郭大靖给东林党的评价,只看东林党的大本营—江南,在明末风雨飘摇、亡国不远时的表现,也就清楚知道东林党是个什么德性了。

        东林党的领袖之一钱谦益,置豪宅、买名妓,最名因“水太冷”而名垂“青史”;

        东林党的其他官员,不管是在职,还是退休,又有哪一个不是良田千亩、高宅大院?

        北方水深火热,南方歌舞升平。而东林党还要为商人士绅鼓与呼,要朝廷别与民争利,加税增赋就往已经吃不上饭的农民头上压。

        不仅是东林党,还有宗室勋贵,都是一路的货色。崇祯穷得尿血,厚着脸皮伸手要捐款,这帮家伙有金山银山,却不肯拿出些许的钱财救国恤民。

        都说富人家的地缝,扫一扫也够穷人吃三年。

        但是在宗室、勋贵、官绅、富商们眼里,他们一丁点的利益被损害,就犹如在他们身上割肉那么痛苦。

        过惯了优渥日子,哪里又能过“勒紧裤带”的生活。在他们看来,不管是国家,还是百姓,都没有他们的一己私利更重要罢了。

        对此,郭大靖早已看得通透,也在憋着劲儿,等到自己入主天下时,便要拿肥“朱”和为富不仁的王八蛋们开刀。

        而远在京城的军情部的谍报人员,也进入了轮换期。有走的,有留的,有新来的,总的原则是缩减情报站点。

        袁崇焕已经不复为患,朝堂上的事情,以及崇祯的行动,郭大靖不想管,也管不着。

        而鼓励移民的圣旨一下,何贵忠就更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酒馆已经盘了出去,他收拾好行囊,便要和两个伙计兼手下前往秦皇岛,顺路押送一批牲口回辽了。

        早早的,何贵忠便吃过饭,背着手在店里、院里转悠着。说没感情,那是假的。

        这里是他付出心血,打出名号的店铺,每张桌子、每把椅子,他都曾擦拭过。甚至于哪张桌子上有什么样的划痕,他都知道得清楚。

        耳边似乎还有酒客的喧嚣,鼻中还残存着酒肉的香味,热闹是热闹,赚钱也不是假的,可这毕竟不是他的家。

        两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面前,小翠和小龙对着何老板躬身施礼,有些讷讷地不知怎么开口。

        何贵忠露出笑容,说道:“不用你们相送,尽快找好住处,找好营生,才是最重要的。”

        “不,不是。”小翠终于有些艰难地开口,脸上也泛起了红云,“我们,我们想跟着您。”

        难怪脸红,难怪不太好说出口,这属于反复无常,属于秃噜反胀。

        要知道,在半个月前,何贵忠就已经开始向外盘店,并遣散了雇的伙计。当时就询问过小翠姐弟,并讲过去辽东不用担心生计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