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议和就是把戏-第3/4页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东江镇的监军太监方正化又派人持书信来,讨要粮饷,言辞颇为激烈。八千多首级,他是唯恐被卖给建奴,朝廷降罪于他。”

    “方正化乃万岁藩邸时旧人,颇得信任。”徐敷奏提醒道:“他的奏疏,万岁会有几分相信的。”

    袁崇焕微微颌首,说道:“从天启七年至今,东江镇屡有战绩,并已稳踞金州。两次断粮断饷,东江镇也支撑过来,令人不胜惊诧。”

    对于东江镇的情况,袁崇焕也并不是很了解。主要还是复任的时间短,东江镇之前的种种,他远在广东,哪里能知道。

    何况,那时候东江镇归登莱巡抚管,辽镇有辽东巡抚,两部并不统属,沟通和交流也几乎没有。

    “末将也极为惊讶。”徐敷奏说道:“听闻东江军也有了红夷大炮,还不在少数。火枪亦有大批,乃是购自西夷。这么多银子,他们从何筹措?”

    袁崇焕理所当然地说道:“自然是走私参貂,获利丰厚。可能与西夷拉上关系,采购犀利火器,倒也有些本事和眼光。”

    “还不是大人宁远、宁锦大捷,让毛文龙等人知道了红夷大炮的厉害。”徐敷奏说道:“建奴不察,方有此大败,倒要借此攻击诋毁大人,好不要脸。”

    如果让袁崇焕和徐敷奏知道东江军现在的真实装备,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吓掉下巴。

    他们视为克敌神器的红夷大炮,在东江军中并不是重要的武器。还笑话东江军是从他们那里偷师学艺,真是恬不知耻。

    袁崇焕自得地捋着胡须,这马屁拍得他很舒服。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是他的骄傲,是他成为名将的资本。

    “只不过,既有万岁的旨意,又有方正化的书信,对毛文龙似乎可趁机改变策略。”徐敷奏献出计谋,说道:“给他些好处,缓和下关系,让他放松警惕。”

    袁崇焕沉吟半晌,点头答应,说道:“很好,借此也回击那些风言风语。”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要多搜集东江镇的情报,特别是那些将领。其中,着实有些桀骜不驯之辈,可能会阻碍本部院的行动。”

    徐敷奏躬身领命,告退而去。

    袁崇焕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

    改饷道、海禁封锁等手段,都是迫使毛文龙就范。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象他想象的那么好。

    毛文龙也挺能忍,除了奏疏上的言辞比较激烈外,并没有做太出格的事情,使得崇祯有明确杀他的意思。

    但这并不影响袁崇焕继续收伏毛文龙、控制东江镇的计划,因为要收拾毛文龙的不是他一个人,在朝堂上还有着不少大佬支持。

    甚至于崇祯皇帝,虽然没有明说,却也有借人一刀,整治东江的意图。

    袁崇焕在十一月就上过题本,提出毛文龙反形已具,要及时剿灭的想法。崇祯并未明确回复,可也没有反对,在袁崇焕看来,这就相当于默许。

    在与朝堂大佬钱龙锡、王洽、周锡圭、傅人龙等人的书信中,袁崇焕也屡次提到过斩帅。

    在与王洽的书信中,言辞则更加露骨,“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崇焕当效提刀之力。”

    在文官们看来,毛文龙一介武夫,僻处海外,不设道臣监军,难以驾驭,有藩镇独立的倾向,就是一千一万个该杀的理由。

    袁崇焕背后是朝堂大佬和文官集团的支持,甚至是皇帝也有默许之意,那他还怕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