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逃亡



  一架马拉爬犁刚刚停下,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小妮的视线中。

  “靖哥哥。”小妮欢叫着跑过去,一不留神,在雪地里滑倒。

  郭大靖迎上两步,呵呵笑着把小妮拉起来,伸手拂打掉她头上身上的雪尘。

  小妮咧嘴笑着、仰脸瞅着,紧抓着郭大靖的衣袖,好象多长时间没见的亲人。

  郭大靖摸摸丫头的小脸,问道:“李——秀姐?”

  “她挺好的,以后就我来照顾她。”小妮拉着郭大靖就走,边走边说道:“靖哥哥,你跟我去看看她呀,秀姐穿上衣服可好看啦……”

  嘿嘿,难道人家以前是不穿衣服的?

  郭大靖放下心来,对小妮的语病只是一笑置之。边走边向村民们点头招呼,本就话少,也没人挑毛病,都笑着回应。

  房门一开,小妮的声音便先响了起来,拉着郭大靖走了进去。

  李秀姐正坐在一个木墩上垂头沉思,听到声音抬起头,便看到了郭大靖高大的身影,还有那憨厚朴实的笑脸。

  “郭,郭大哥。”李秀姐想要站起,肩头却被郭大靖的大手轻轻按住。

  脸色苍白,身体无力,倒显出了几分女人的柔弱,再有微红的毛领衬着。别说,还真是不丑。

  郭大靖打量了一下,开口说道:“你伤得很重,马上又要长途跋涉,自己要多注意,我也会让陈伯派人多照顾你们。”

  “我,我能照顾自己。”李秀姐垂下头,低声说道。

  “我来照顾秀姐。”小妮挺了挺小胸脯,觉得自己刚才已经说过一遍了,靖哥哥可能没听清。

  李秀成也在旁插嘴道:“郭大哥你放心,我也能照顾阿姐。”

  郭大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抓紧收拾,我去外面忙了。”

  李秀姐抬起头,柔声说道:“快去吧,大家都指望你,别担心我们。”

  郭大靖转身离去,宽厚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李秀姐怔怔注视的目光好半晌才缓缓收回。

  ……………….

  返乡,或者叫回家,恐怕是当时最能令人心动的号召。

  但一些人已经知道,家乡或许能回去,可也只是路过,不可能成为归宿。

  战乱还在持续,建虏还在肆虐,辽东大地,除了海中的岛屿,哪里还能安居,哪里还能躲避开奴役和杀戮?

  也正因为缺乏水师,奈何不了海岛上的东江军,对东江军对沿海地区的骚扰袭击也有穷于应付之感,建虏才放弃沿海,强迁辽民至辽东内陆。

  如果不是皇太极说服了大贝勒代善,同意调动人马攻打朝鲜,建虏只好仓促把大黑山的辽民扔在青台裕的荒废村庄,任其自生自灭,郭大靖等辽民将被驱赶至虎皮驿。

  虎皮驿在辽阳和沈阳之间,算起来又是几百里的风雪艰程,估计死在路上还要将近一半。

  从这方面来说,郭大靖等人也是幸运的。而从青台裕逃到海边,距离则更近一些,生存的希望更大。

  按照周庆的计划,村民们将绕过有建奴把守的青台裕堡,南下至杓子河,沿河直到出海口,便可渡海至鹿岛。

  这条路线,也是周庆和同伴潜入时所走过的,比较熟悉。

  对此,郭大靖和赵青山等人都没有意见。

  这是逃脱险境最快捷的路线,要是想回金州大黑山,距离足足要远上五六倍。不仅路上危险重重,所抢的那点粮食也绝对不够。

  而且,杓子河(哨子河)沿岸多为山地,方便村民隐蔽躲藏。河水结冻,又方便爬犁拖行。

  而绕过青台裕堡也无须全在深山老林穿行,只要翻过两座山,到达华山村西北的胡家岭,便能沿着杓子河的侧源向南行进,成功绕过青台裕堡。

  大概在丑时,也就是凌晨一两点钟,将近两百多人的队伍终于出发,踏着积雪,进入了山林。

  偷袭庄园的行动尽管没有走漏风声,但谁也不敢保证有没有路过或是送信的经过,从而发现异常。

  所以,越是拖延,危险性越高,惊动附近建虏的可能性越大。

  逃离行动是仓促而紧张的,可还是尽量准备得周全。各家各户分到了些粮食,用各种方法制作成干粮,以备路上食用。

  按照计划,从出发到天黑,都不能生火造饭,以免烟雾暴露目标,引起建虏的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