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七:拜谒-第2/3页





        刘简应了一句,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下垂首离开经堂。他刚走到门口,身后便传来啪的一声,戒尺击桌,崔含真重重地说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刘简脚步一顿,匆匆出了门。这时候,身上热汗凉了下来,他却感到轻松了许多。

        经堂里,众人皆望向门外。

        啪!戒尺又重重拍到桌上,崔含真严肃道:“还看什么,读经!”

        诸生连忙收回目光,低头读经。

        待崔含真把一篇经文讲完,也还没到巳时。夜露刚干透,天光也才清亮起来。崔含真离开经堂,便见到直学匆匆穿廊走过去,神色兴奋。直学老成持重,很少有这么喜形于色的时候。

        崔含真喊住他,问道:“赵直学如此匆忙,是有什么好事?”

        “当然是好事。”直学停步,笑道:“又有名士造访玄明观。”

        谷纺

        崔含真道:“哦,是谁?”

        直学却卖起了关子:“此人作诗往往只作一半,我这么说,崔讲书应该知道是谁了。”

        崔含真讶异道:“徐应秋?”

        直学点头。

        崔含真被学生顶撞的不快顿时一扫而空,面露喜色。徐应秋出身乾元学宫,神通非凡,既有才情,又有侠名,是崔含真最佩服的文人之一。徐应秋流传在外的数十首诗作,崔含真几乎都能背得。在玉京的署学读书时,他便常听到徐应秋的名字,但从没机会与这等人物相识。这回徐应秋竟来了玄明观,着实是个惊喜,他连忙问:他在何处?”

        “就在观主那儿。”直学笑道:“崔讲书与我同去?”

        “走。”崔含真也不等直学,走在了前头。

        离开鹿鸣书院,从玄明观东门进去,便远远看到了见鹤亭,山石跟玉兰树间,已有了六个人。其中服蓝色鹤氅的是玄明观主孙景然,与他并肩赏花的那个人,穿鸦青色袍子,皮肤略黑,正是徐应秋。

        另外几人,分别是另外几名讲书,书院里的堂录,还有玄明观仅存的另一名有文牒的道士。崔含真跟直学一过去,孙景然便向徐应秋介绍了一遍。

        崔含真跟徐应秋说了几句话,无非“久仰大名”,“终于得见真人”之类。

        观主孙景然又拉着徐应秋热情道:“徐郎第一次来鹿鸣山,这山中的景色一天可看不尽,且在这儿住下,若身无要事,便住几个月又何妨?此处虽无海味,山珍却不缺,书楼里藏书万卷,徐郎难道不想读么?”

        徐应秋露出意动的神色,“我周游天下,还是头回见到鹿鸣山这么好的景色,此处真是洞天福地,比之道门圣地也不差了。要是真在这住几個月,孙观主可不要嫌我。”

        孙景然大笑:“怎么会,观中还有几处上好的云房斗室,来来,这就去选一间吧。”

        徐应秋摇头笑道:“孙观主盛情相邀,我若不肯便是失礼了。不过今天却不太方便,我来拜谒孙观主,也是顺便来寻一友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