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罪恶深重【第四更!求全订!求月票!】73/115-第2/3页



  不能说这些罪责以前没有,只是说大家都手握着证据,不敢拿出来。

  现在既然林镇远注定了要倒霉,那么大家也不客气了,什么都往上堆。

  据说看到这些作恶如山证据的皇帝勃然大怒,差一点又要昏过去了。

  本来京城里的林府,因为是林镇远大儿子林耀居住的原因,已经抄了一遍。

  现在要抄家的,那就变成了淮安的漕运总督府了。

  林镇远很惨,豹骑卫大将军朱坤也差不多。

  虎贲卫、金吾卫和豹骑卫包围了整个豹骑卫的营地,还有他们家属居住的区域,抓捕了留在京畿地区的所有屯长以上将领。

  数十人被投入了绣衣卫大牢,严刑拷打。

  结果这群十来年前威震西北边疆的精锐们,很快的就败下阵来,痛哭流涕的交代出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朱坤是八年之前上任豹骑卫大将军的,那时候他原本在豹骑卫的大儿子朱平川,早已经因为追杀草原盗贼而遗憾的失踪。

  到任之后,他迅速的腐化了下去,不但贪污了军饷,而且还买卖官职。

  在戍守边疆的期间,还诬陷好人、打压边境周围的牧民,为自己谋私利。

  甚至于他还因为利益,直接剿灭了一支游牧小部落,转手把他们的牛羊、孩童妇孺卖给了商人们,大获其财。

  这些种种罪状一查处清楚,朱坤想要不脱层皮都难。

  甚至如果景和帝稍微严格一点,朱坤直接下狱论死罪,也是理所当然的。

  事实上,这也代表着朝廷诸公的意思。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细节,会流露出来?

  真的是一些小官吏们偷偷传出来的吗?

  那你就太天真了!

  柳铭淇一眼就能断定,这就是一群大佬们故意抛出来,惹起民愤的。

  一旦民愤到了一定程度,那么就算是景和帝想要偏袒轻饶,都没有可能。

  倒是还有一位在入京途中的从二品大员——北方水师总督张公栗,多方查证之后确定,并没有什么大毛病。

  他的罪责主要是对属下的三支水师舰队监管不够严格,让一些人瞒天过海,利用水师做起了各种偷运走私的买卖。

  其实从跟底上来讲,这个错不怎么离谱。

  为什么?

  北方水师分成了三个分支,分别是登州、连云港和舟山三大舰队。

  张公栗平日里只能驻扎在一个地方,也就是固定的登州,所以连云港和舟山他都是不可能完全管理。

  但这一次也是给朝廷诸公敲响了警钟。

  倘若都是这样各自为政,水师总督管不了属下,那么以后还怎么集合力量发展水师,保障各种海贸商业正常进行?

  此次出了问题,除了正常的清洗之外,怎么加强水师总督的权力,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

  以上的几位,只是最大的那几只老虎。

  以他们为中心点,钩织成的一个个网络,里面包括的官员少则数十,多则数百。

  这还是极度精简过的结果,倘若是大肆攀附和检举,稍微有点问题的都牵扯进来,恐怕全朝廷三分之一的官员都要完蛋。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大康都是伤筋动骨,而且这种惨重的损失,并不是一两年就能恢复完毕的。

  单说一个户部的重建,这得耗费多少心血,耗费多少人力?

  更别说你现在长江和黄河的肆虐都没有结束。

  除了之前给沿途的省份带来巨大的伤害外,它们已经渡过了两湖和中部区域,正在急速的推进至山东、江苏这两个最后的入海口区域。

  因为之前积累了太多的能量,所以它们几乎是横冲直闯,根本无法阻挡。

  首先的几座县城便已经全部沦陷,到处都是被水淹没,呈现了汪洋大海的局面。

  也多亏了有飞鸽传书这样的东西,消息传递得非常迅速。

  这才让靠东边的那些省份,都抓紧时间抢收了水稻和小麦。

  特别是山东、江苏这两个落在最后的省份,早就把粮食抢收得干干净净。

  但饶是如此,堤坝被冲毁、到处都被水淹没的场景,还是让人心颤不已。

  暂时兼任赈灾钦差大臣一职的江南总督刘仁怀,此时并没有什么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