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黄妈妈念起了诗的第一句。

    “云想衣裳花想容。”有人默默的将这第一句念了出来。

    这人有些痴了,他双目炯炯,仿佛有着一道光芒进入他的脑海之中。

    那道光芒散开,化成了一片云,化成了一朵花,化成了一位美人。

    又恍若是,一位美人从光芒中诞生,她的衣裳像云那般飘逸,她的容颜如花般美丽。

    他有些醉了,醉倒在脑海中,醉倒在美人怀。

    黄妈妈并没有接着念下去,她看了看众人的反应。

    痴迷,幻想,就如同她第一次看见这首诗一般。

    她不是一位诗人,她也不算是有才华之人。

    顶多,她就会认识几个字而已。

    “按你们所想的那般,县令大人作的这首诗也是一首俗诗。”

    为了不打断众人的幻想,她降低了声音。

    此时也不需要她用太大的声音。

    因为场中都安静下来,只是默默念着她刚才念的那句诗。

    她话说完,有着一个白发白袍老者从后边走出,他笑着道:“仙人作俗诗,便不能再称为俗诗了。”

    看见来者,黄妈妈当即恭敬作揖。

    “段老先生。”

    “段老先生。”有人欢呼道。

    “是段老先生。”

    ......

    “晚生拜见段老先生。”

    没有人指挥,众人皆齐刷刷的拱手一拜。

    自大晋成立以来,段老先生奔波劳累,注释义,讲文学,如今八十多岁的高龄依旧没有停下。

    大晋文学如今的繁荣,可以说是他一人的功劳。

    他便是大晋所有读书人的老师。

    这一拜,除他外便再也无人当得。

    段文耀点了头,欣慰的笑了笑。

    温柔,和蔼,又苍老。

    “都起来吧。”

    众人皆谢过。

    段文耀又道:“咋们读书人,要谦虚,要学习,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诗有多好,而是要去发现别人的诗有多好。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们质疑我听见了,我也赞同,所以我便出来为大家解释一下我和闫师为何要立这首《清平调》为榜首?”

    “大家的诗都很不错,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诗可有缺少什么东西?”

    众人接低头沉思,无一人回答。

    即使他们的心里有了答案,即使他们心里的答案和段老先生心里的答案一样,他们也没有说出。

    因为他们认为万一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他们便会在段老先生心里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段老先生摇摇头,他继续说道:“你们的诗,或者说我们的诗,都缺乏想象,我们的思绪就像是被什么给都被局限住了,被禁锢住了,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写,但是《清平调》不一样,《水调歌头》不一样,楚县令不一样,他敢想,他敢望往天上想,敢望深处想。”

    他语重心长的道:“孩子们,虽然每年的科举考的只有那几本书,但我们并不能只读那几本书啊!这是我要给你们说的,也是我评《清平调》为榜首的原因。”

    “晚生拜谢。”

    众人皆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