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喀秋莎



  在韩森前世就在国内火爆数十年,这是一首短小也并不复杂的歌曲,自诞生起,便是以创作地俄国为准点发散,遍布全球,数十年来越传越广,这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这首抒情歌曲,在近半个世纪来,之所以具有魅力,不仅仅在于它艺术上的成功。

  而在于歌曲的内涵在传唱过程中被大大延伸了——它已不是单纯的爱情歌曲,也不仅仅是歌唱莫斯科近郊夜晚的景色,它已融入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对亲友、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爱。

  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十年来,在华夏却流传得更广。

  在韩森的前世,几乎所有的音乐刊物、外国歌曲集子都发表过这首歌。

  几乎所有的唱片公司都录制过这首歌。

  的祖国是俄罗斯,的母语是俄语,但在世界上,用汉语唱的人远比用俄语唱的人多。

  曾经有应着名的电视主持人说过:“用中文演唱的,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的体验和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歌曲了。”

  所以,当韩森唱出这首时,虽然歌名里有莫斯科,但韩森所调动的情感,却全部来源于前世的国内。

  前世的韩森,小时候的家住在一个国营大工厂里,厂子每天都会放广播,每天早上六点的广播,都会放,每天都习惯性的把这个广播当作起床的闹铃,如今想想,还真是挺怀念的。

  甚至工厂不远处的公园那里,每天早上去上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老爷爷,每天都拿着手风琴在那里拉唱这首歌。

  这一唱就是好多年,直到后来上了高中,学习任务紧张,就渐渐不再关注其他,高考过后的一天重新回家,每天早上路过那个公园时,却再也没见到他。

  顿时感觉少了很多东西。

  他去世了。

  后来韩森才知道,那位老爷爷,曾经在五六十年代,被国家派到苏联去学习,精通一口流利的俄语,翻译了许多俄语着作。

  前世关于这首歌的一幕幕场景和画面在韩森脑海中显现,往事如风,让人沉醉。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愿从今后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此刻,韩森的歌声绵延而漫长,听起来似乎在重复一个又一个的和弦,但是就是这样的歌曲,在韩森口中唱出来时,却又是别有一番风味,让人情不自禁的就聚精会神去倾听,被吸引。

  观众席上,安德烈正听得如痴如醉,扭头看了一眼好友叶夫根尼,却只见叶夫根尼正在低头,双手霹雳拉帕的在手机键盘上打着字,神情激动而亢奋,完全不像是平日里如木头一般状态,仿佛磕了药一般,

  安德烈忍不住好奇,凑过头去看手机屏幕,却只见叶夫根尼正在微特上编辑一个有一个文字,发了一条又一条,或演唱会的一首歌刚刚长袜,叶夫根尼就已经发了三条微特,每条微特都有上百字。

  安德烈只看到了最后一条微特,那是一条打着引号的对话内容。

  “嗨,亲爱的达瓦里氏,您知道琴科格勒和切洛勉格勒在哪吗?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了!”

  “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们失败了,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去东方吧!穿越第聂伯河,翻过乌拉尔山脉,在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在那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

  这段对话看的安德烈热血沸腾,尽管他已经不止一次的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段对话了,但每一次看到都会心生沸腾,大概就是因为他骨子里还流淌着前苏联人的血脉吧。

  然而,苏联早已崩塌,在许多年前。

  可即便星火在这里已经泯灭,但在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却已经是呈现野火燎原之势,发扬光大。

  甚至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

  如今的华夏,正是许多前苏联人心中,即将进化成的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的样子,即便只是进展到80%,也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了,无论是经济、人文、军事、文化等方面,在全世界多属于首屈一指,即便是那些白匪,在华夏面前也会低下昂贵的头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