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布置-第2/3页



  几人在小屋内聊起了信王,仿佛对于前线的战事豪不关心。

  古代消息的传达确实很麻烦,但是经过朱舜的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紧急通信网络,当王之臣把作战任务下达之后,很快两线战场就收到了详细的战斗任务。

  “命令第五军从敌人左侧绕到敌人背后,迅速向南展开,在明天天亮之前与南线部队汇合,然后挡住敌人的退路。”

  “是。”

  “命令前线的部队减小火力输出,一定要牵制住面前的敌人。争取吸引更多的敌人,拖到明天咱们的包抄部队到位。”

  “是。”

  南北两线的指挥官在下达着相似的命令,不过相比于北线,南线敌人背后包抄部队的任务比艰巨,因为北线靠近边军的位置,是一个空白区,穿插起来相对简单,南线因为靠近河南等边界,情况复杂,流民较多,想隐蔽穿插很难。

  “前线现在的情况怎样了?”

  此时,中线战场有些安静。怎么说呢?因为这里没有轰隆隆的爆炸声,只有零星的枪声以及震天的喊杀声。他们已经与敌人短兵相接了,为了救出那些百姓只有使用这样的方法了。

  放弃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短处与敌人相较量,这无疑是吃亏的,但是将士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百姓死在自己人的枪下,他们的枪口要永远的瞄准敌人而不是百姓。

  “噹”

  “班长小心身后。”

  一名跟在自己班长身后稍远距离的战士看到,自己班长身后突然出现的敌人时,大叫出声。

  此时,他的班长面前有两名手持长刀的敌人正在与他做着生死搏斗,没想到那一个流民打扮的敌人突然抽出了匕首,向着班长的后背刺去。

  这种情况在整个战场上很常见,因为百姓和敌人根本分不清楚。只有通过手里有没有武器来简单的判别,根本不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当初倭寇混在百姓中间进

  攻我军阵地时。因为他们穿着的军服与百姓的穿着差别太大,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谁是敌人,革命先烈可以做有针对的防备。现在明军战士们只能凭借着高超的技战术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来应对那些敌人。

  “砰”

  就在那名敌人的匕首要刺进班长的身体时。远处传来一声枪响,然后那名拿着匕首的敌人就应声倒在了地上,原来是狙击手出手了。

  可是相比于几万人混乱的战场,就狙击手的那点数量,又能照顾到多少呢?像班长这样的情况太普遍了,这一战可以预见明军的伤亡会非常大。

  “他马的,给老子把全军压上,我就不信了,这些叛军还能翻起风浪不成?”

  第三军的军长看着前线的战况,一时间也是恼火不已。看着自己的战士一个个倒下,他的内心悲痛万分。

  “可是…”

  旁边的参谋长有些犹豫,毕竟他们的作战任务可不是这样的。

  “没有什么可是的,去下命令吧。”

  说完,这名军长就拿起旁边的大刀向着指挥部外面走去。受到朱舜的影响,现在的新军军官特别喜欢战刀。不管自己的技术怎么样,他们都会想办法给自己弄一把军刀。

  “军长,你要去哪?”

  “杀敌。”

  “你是军长,你这叫擅离职守。”

  “滚犊子玩意,老子不懂这些,老子只知道我的兄弟在战场上拼杀,老子却坐在后面观看,憋屈。”

  看着提着刀远去的背影。政委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明白自家军长此时的感受。要不是他是政委,他也会像军长一样提着刀冲到前线去,命令警卫人员赶紧跟上。政委无奈的摇了摇头。

  中线战场打得越来越激烈了,敌军的那名将军看到这样的情况,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虽然他们一方伤亡较大,但是不是他自己的嫡系人马,所以他不心疼,能给明军造成麻烦,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将军,要不我带着咱们的人也杀进去吧?”

  一名副将看着眼前拼杀激烈的战场,就有些按奈不住了。

  “不,再等等,让他们在厮杀一会儿。咦?”

  话还没说完,他就看见战场上一名明军在那里挥舞着大刀,纵横开阖间竟然没有一个人是他的一合之敌,包括他熟知的那些小头目,在这个明军面前竟然连一招都走不了,顿时惊咦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