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玄武门变 发愿西行



    李世民功高盖主,麾下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文臣武将如云。

    太子李建成开始猜忌提防李世民。

    皇帝之下,太子第一,可以采取削职等各种措施封杀李世民。

    秦王府幕僚属官人人忧虑,个个恐惧,不知所措。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商量说:"现在仇怨已经造成,一旦祸患暗发,岂只是秦王府不可收拾,实际上社稷的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采取与周公平定管叔、蔡叔相似的行动,以便安定皇室与国家。存亡枢机,形势危急,就是现在了!"

    长孙无忌说:"我有这一想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只是不敢说出口。现在你说的这一席话,正好符合我的心愿。请让我代您禀告秦王。"

    于是,长孙无忌进入内室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把房玄龄召来商议此事,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应当继承皇帝的大业。现在大王担心危机发生,正是上天在帮助大王啊。希望大王不要疑惑不定了。"

    于是,房玄龄与杜如晦共同劝说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

    与此同时,李建成、李元吉见秦王府将领骁勇善战,采取利诱手段,暗中将一车金银器物赠送给左二副护军尉迟恭。

    李建成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招引尉迟恭说:"希望得到您的屈驾眷顾,以便加深我们之间的布衣之交。"

    尉迟恭立即把这件事禀报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说:"明公对我的忠心就像山岳那样坚实牢靠,即使他赠送给您的金子堆积到了北斗星,我知道明公的忠心还是不会动摇的。他赠给您什么,您就接受什么,这又有什么值得猜疑的呢!况且,这样做能够了解他的阴谋,难道不是一个上好的计策吗!否则,祸事就将降临到您头上了。"

    尉迟恭说:"我是编蓬为户、破瓮作窗人家的小民,遇到隋朝末年战乱不息、百姓流亡的时局,长期沦落在抗拒朝廷的境地里,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秦王赐给我再生的恩典,如今我又在秦王府注册为官,只应当以死报答秦王。我没有为太子殿下立过功,不敢凭空接受太子殿下如此丰厚的赏赐。倘若我私自与太子殿下交往,就是对秦王怀有二心,就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殿下要这种人又有什么用呢!"

    李建成大怒,便与他断绝了往来。

    不久,李元吉指使勇士在夜间刺杀尉迟恭。

    尉迟恭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将层层门户敞开,同时设置防御法阵,内紧外松。

    自己安然躺着不动,刺客屡次来到他的院子,终究没敢进屋。

    于是,李元吉向高祖诬陷尉迟恭,把他关进奉诏命特设的监狱里审问处治,准备将他杀掉,由于李世民再三请求保全他的生命,这才得以幸免。

    李元吉又诬陷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高祖将他外放为康州刺史。

    程知节对李世民说:"大王的辅佐之臣快走光了,大王自身又怎么能够长久呢!我誓死不离开京城,希望大王及早将定下计策。"李元吉又用金银丝帛引诱右二护军段志玄,段志玄不肯从命。李建成对李元吉说:"在秦王府有智谋才略的人物中,值得畏惧的只有房玄龄和杜如晦。"李建成与李元吉又向高祖诬陷他们二人,使他们遭到斥逐。

    李世民的心腹只剩下长孙无忌还留在秦王府中,他与他的舅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候车骑将军三水人侯君集以及尉迟恭等人,日以继夜地劝说世民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犹豫不决。此外李世民可能还曾向灵州大都督李靖、行军总管李绩问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