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皇族的制衡手段



  “为了皇族之间的制衡,再加上周王爷他身位宗正,调节皇室宗亲与陛下的关系,这更是周王爷他老人家的任务,还有就是,周王爷他本身就极为不喜天罗针这玩意,顺水推舟的,就将这个他视为碍眼物,皇族们视其为珍宝的玩意,交给了那几位王爷。”

  这么说的话,白面书生就懂了。

  皇室之间的制衡一说,他早就听闻了。

  离帝的权柄浩大确实,但是身位同一血脉出身的王爷们,也不能使其的身份太过于若有若无。

  想要做闲散王爷,确实,离帝要是知道了你心中有这么一个想法的话肯定是会非常欣喜的。

  但是又有几人是这样的呢?

  更别提,离帝信不信你说的这话了。

  君不见周敦颐?

  当年大力扶持大皇子顺利登基成为离帝,为其扫平了不知多少反对的言论,而且二人还是同一母妃,虽然不是亲生兄弟吧,但是二人之间这样的感情怎么说也不会太差吧?

  可是呢?

  离帝上位之后,刚开始的几年确实没有对周敦颐怎么动手,还是留着周敦颐那兵马大元帅的特殊官职。

  到了后面,离帝慢慢的坐稳了这个位子之后,先是借着一些借口剥去了周敦颐执掌南离兵马的权柄,但是还是让其担任朝廷要职,且手底下还给周敦颐留下了一支六千编制的亲军,而后又没几年,周敦颐连这六千人的亲军都被以一些手段给撤销了编制原地解散。

  是连将这六千人扩充进南离其他军队的机会都不给,离帝干脆的直接给这六千人一笔遣散费用,让其提前退伍驱赶回了各自的家乡,不允许有百人以上的数量同时留在金陵城,这手段,防备周敦颐的意味格外的鲜明。

  到了后面,周敦颐也是从要职被离帝以功绩显著的由头将周敦颐明升暗降,安排了一个闲职上去,彻彻底底的将周敦颐排斥在了南离权力中心。

  所幸后面宗府的老宗正年老请辞,而这一代的王爷们也只有周敦颐够资格担任宗正之位,离帝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让周敦颐重新掌握了一些权柄,摇身一变,成为了宗正。

  这里面,倒也有一桩趣事。

  那就是当时符合宗正的人选,并不止周敦颐一人,还有一位王爷比周敦颐还要更符合出任这个官职。

  那就是风不平,可惜风不平本身的性子就对于执掌权柄出任官员没什么兴趣,再加上离帝这些年对周敦颐的手段也让风不平颇有微词。

  再离帝亲自找上门去请求风不平出任宗正的时候,风不平果断的就拒绝了此事,并且给离帝撂下了一句话。

  那就是警告离帝不要太贪心。

  周敦颐要是想跟你争这个位子的话,哪怕你将他贬为一个平民,那么你也争不过周敦颐。

  你们两个,压根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相对于哪怕在皇子之中都默默无闻的大皇子,周敦颐在皇子期间都在金陵城中留下了许多有关于他的趣事,先后出任兵马大元帅荡平了百万诸国联军之后。

  在民间的声望,周敦颐已经胜过了你这位离帝许多。

  要么,你下手除掉这位帮助你登基的皇弟,要么,你就做出一桩比荡平百万诸国联军还要威风的事情出来。

  否则的话,无论你耍什么手段,怎么剥夺周敦颐身上的光环,也无济于事。

  南离危难之时,你们这些皇子们都在想着怎么坐上那个位子,只有周敦颐的关注点只在如何打退诸国联军。

  这就是差别,这就是你耍那些小手段之后周敦颐都不做声的底气!

  我一人,便可号令千万人。

  既然如此,那我还需要那个位子有什么用?

  离帝自然是明白这些事情,可是他就是忌惮周敦颐,忌惮着这位明明就无数次表露出自己对皇位没有想法的弟弟。

  而在这个时期,关于制衡一说,离帝是压不住王爷们的,因为那些王爷们阵营之中,还是有不少让离帝都为之忌惮的底牌的。

  到了后来,离帝慢慢的收拢了权柄,先后将周敦颐手中的兵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后面又把白家老帅给奉上了高位虚职,又收回了白家老帅的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