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有女窦氏



  张军扶着颜真卿进了虎堂侧室,着人去煮茶。

  “可有拷打?”

  “并未,只是恐吓讥谗罢了,小郎君不必担心。”

  “可有应时饷饭?”

  “尚能饱腹,只是贫淡了些。方才进城,某见城头悬尸无数……”

  “某令人将李逆麾下列将以上尽数悬于门头,以此警予天下。此等叛徒不配苟活。”

  “小郎君杀气好重。”

  “非也,某只杀不仁不忠之辈,遵循巨唐律法在先,请鲁公安心。”

  颜真卿捋了捋白须,顿了一下摇了摇头:“老朽也曾征伐,所言不是怪罪小郎君,只是惟恐诸镇听闻后慌乱,引起乱相。”

  张军笑了笑:“鲁公以为,如今天下不乱么?河东河北,河南山南诸道十室九空,淮南泛水,诸州旱蝗不断,公以为是天灾还是人祸?”

  这几年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北方人丁逃溃田地荒芜,偏偏天灾又不断,旱的旱涝的涝,又闹起了蝗虫,雪上加霜。

  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打仗打的没钱了,李适就让卢杞去搞钱,卢杞坑人搞点脏手挺擅长,但是理财一窍不通,就让赵赞去弄。

  赵赞虽然理财有几十子,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没有时间让他慢慢调整,皇帝和靠山卢杞逼的又紧,就弄出来一个间架除陌之法。

  间架,就是按照房梁收费,你家住几间屋子就交多少钱,除陌,就是交易税,涨税,而且以物易物都要收。

  说句良心话,这个间架除陌其实针对的是王官贵爵富户商贾,也确实给德宗拢了不少钱回来,所谓民声怨腾真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也解决了朝庭的财政困难。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怒骂德宗,其实骂的一点根据都没有,完全就是站着说话腰不疼。

  事实上不管是司马迁还是司马光,写的东西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很多东西都不是考实,私货特别多。

  ……

  “老朽未知小郎君胸怀,只是忧心经此一来,天下诸镇惶恐,怕是物及必反,不肯归附,若如此怕是又起纠纷。”

  “鲁公多虑了。”牙兵奉了茶汤上来,张军伸手请颜真卿用茶:“自安史以来二十九载,战乱可有息止?

  自玄宗以降,与诸节镇虚以委蛇之事还少么?远则不说,当今罪己诏还盘旋于耳,天下可有平静?数度大敕可曾有人感激而涕零?

  鲁公千里单骑请命赴危,希烈可曾有丝丝悔意?

  某就是要告诫此等叛逆,叛国者惟死路一条,某也不怕他不肯归附,某只怕他归附太急私心难收。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某怀道人心肠,但行霹雳手段。”

  “小郎君好气魄,老朽老矣,且坐看风云。”颜真卿抱手虚拱了拱,想起了自己当年的喋血往事,不仅有些感叹。

  老头可不仅仅是什么书法家大文人,当年那也是杀人无数光复河北的义军首领,独闯敌营这事儿干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整个大唐朝,文人只有少数那么几个,像李白,杜甫,杜牧,孟浩然等没上过战场的,大部分都是一手钢刀一手酒,杀人吟诗笑谈中。

  “报。郎君。”因为有贵客,武怀表也端起了样子,在门外传报。

  “何事?”

  “李贼属众中有人乞见,言为胁迫不得不从,想面见郎君当面禀诉。”

  “嗯?女众?”

  “是,为李贼妾室,窦。”

  “窦?”张军皱眉想了想:“你去问她可是汴州参军窦良之女。其他人等可处理好了?”

  “已处置妥当,诸尸均已送至城外焚烧填埋。”

  “嗯。若是窦良之女便带她过来吧,某见一见。”

  “诺。郎君,有辛景臻,安华同,陈仙奇三人如何处置?”

  “漏网的吗?”张军想了想,这三个人都是李希烈手下大将,史书有名的人物,怎么会遣漏了呢?

  “三人同鲁公一起由龙兴寺来,尚有战卒四十六。”

  张军看向颜真卿:“鲁公,此三人如何?”

  颜真卿摇了摇头低头去喝茶汤,没有说话,张军就明白了,举手做了个斩的手势,摆手让武怀表退下。

  想必此三人让这老头想起了一些不好的记忆。

  老头可不是善人,有仇不报那是傻逼。事实上张军的行事贼特么符合颜老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不是实在是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