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泡一壶好茶



  “钱宸,金钱的钱……”

  “睡半圈?”对方一句话,让钱宸闭上了嘴巴。

  这尼玛。

  要不要当面这么说啊。

  向小园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戳到了人家的“痛处”。

  解释道:“我其实是不相信的。”

  越描越黑。

  “对,就是我。”钱宸也不辩解。

  清者自清。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幸会。”向小园放开钱宸的手,想了想说道:“四首歌,都在我们这边录制的话,要二十万,如果按天算的话,两万块钱一天。”

  这价格不算特别便宜。

  有的录音棚,两千块钱一天,贵一点的也就一万。

  大概是因为更专业,所以也更贵。

  钱宸对于自己狮子大开口要了八十五万有点心虚。

  也就剧组有钱,才那么不计较。

  实际上,作曲家的酬金一般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约占总投资额的0.3%至0.83%,且音乐版权按照惯例通常归于制作方,作曲家几乎没有任何版权收益。

  “可以,我们时间有点赶,先制作《风暖》,还有《倩女幽梦》。”

  叶新伟这是照顾钱宸。

  钱宸毕竟只请了三天假。

  “不先来《雪山》吗,这首质量最高。”专业的人评判出来的结果。

  “《雪山》后面再来吧。”叶新伟摇头。

  “行,先编曲,咱们今天就开始吧,你们在这里可以休息,那边有折叠床。”向小园也不说废话。

  既然客户赶时间,那就有赶时间的做法。

  这单生意其实很好做。

  因为词曲都是现成的,有三首已经打好了小样,看起来也不需要特别多的修改。

  编曲要解决配器问题。

  即由编曲的人决定都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首歌,每种乐器都用在哪个地方,又充当什么声部。

  这个也不用麻烦。

  钱宸都给标好了。

  连谱都打好了,每一样乐器,都分别抄好了谱子。

  这几首歌,基本上都是中式乐器。

  西洋乐器钱宸会的不多。

  只在网上研究过一些,里头很少涉及。

  叶新伟的朋友帮忙选这家工作室的原因,主要就是这家工作室比较擅长中式乐器。

  先录制真乐器,每种乐器都是分别录制的。

  “先从古琴开始,我们这边的古琴演奏家正在赶过来,大概十几分钟就好。”

  “古琴我可以……”钱宸不太放心他们的演奏家。

  “我们的演奏家,已经弹了二十多年古琴了。”向小园耐下性子解释。

  总有一些客户不知道天高地厚。

  觉得自己行。

  实际上,一对比就能看出来差距。

  不过,如果客户非得自己上,那他们也不会拦着。

  别怪最终效果差就行。

  叶新伟知道钱宸会弹奏。

  但钱宸的水平如何,他也不知道。

  “那听听也好。”钱宸点头,和这样的人辩解没有必要。

  回头用事实打他们的脸就行了。

  必须要让他们心服口服。

  敢说我“睡半圈”,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过了一会,古琴师傅终于来了。

  看起来四十多岁,身上穿着军大衣,头上挽着挽着道髻。

  脱掉军大衣之后,身上果然穿着道袍。

  再搭配那一缕山羊胡,显得格外“道貌岸然”。

  “这位是我们外聘的古琴师傅,杨巅峰老师。”

  “您好,羊癫疯,羊癫疯……咳咳,杨老师好,”叶新伟伸出手。

  这可是最重要的乐器演奏者。

  就指望他了。

  但这人的名字实在……

  你叫巅峰没问题,好名字,可你为什么偏偏姓杨啊。

  “开始吧。”杨巅峰金鱼眼怒睁。

  懒得和叶新伟客套,一副文化高手的做派,夺过谱子,直接走向古琴的位置。

  “他是道士?”钱宸小声问。

  “假的。”向小园也小声的回答:“但是你们放心,古琴造诣绝对杠杠的。”

  弹的是《风暖》。

  假道士双目半开半合,一边看谱,一边试着弹奏,断断续续。

  几遍之后稍微流畅了一点。

  钱宸看不下去了。

  他已经能听出这人的斤两,换做是干爹冯保在这,估计会皱着眉头一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