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损耗、险境-第2/4页





  三郡乌桓和上谷乌桓出兵的所耗费的钱粮则是由幽州运送钱粮以供用度。

  凉州军远赴作战一开始是凉州供应,同时劫掠鲜卑诸部补充,最后也是并州供给。

  饶乐水一役,吕布领大军毕其功于一役,尽诛中部鲜卑,压服东部鲜卑,经此一役,鲜卑利亚再无王庭。

  但是这一战,也几乎掏空了并州所有储备的粮食,幽州的储备粮食也消耗了三分之一,用于战事。

  唯一好的一点,便是鲜卑诸部的牛羊畜牧都被明军缴获,还有大量的人被俘虏送到中国之地前去劳动改造,好歹是没有太过于亏本。

  历朝历代之所以很少主动进攻北地,第一是因为北地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城郭居邑,没有积聚处所,流动迁徙像乌一样飘忽不定,难以控制。

  轻兵深入,粮食必然接济不上,运粮而行,粮重难运,解决不了问题。

  夺取北地的土地,不能用来生利。俘获北地的民众,不能征调用来守卫。

  不过这几个问题,在许安这里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历史上汉武帝、明成祖等皇帝发动北伐,为了找寻北地游牧民族的主力作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难以找寻,最后空耗国力。

  但是明军却没有这样的忧虑,蹇曼急于求成,想要趁着明军无暇北顾之际,击破东部鲜卑,一统整个鲜卑诸部。

  而明军这里不仅有着精锐的骑军,还有于夫罗这样曾经是游牧部族之中统领的将领存在,甚至还有鲜卑之中的叛徒指引道路。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饶乐水的鲜卑惨败。

  夺取北地的土地,不能用来生利,但是北迁中原之民,却是可以将北地的牧场变成中国的牧场。

  俘获北地的民众,确实不能征调用来守卫,但是将其南调,一来可以减弱反抗的力量,第二便是可以让其成为劳动力。

  正因为鲜卑的特殊性,所以明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甚至细算起来,缴获的牛羊畜牧所得比起粮草耗费价值还要高,更不用提土地和人口。

  不过这些牛羊畜牧肯定不能一下子全部宰杀,还是要将其留下来。

  而损耗的钱粮却是无法及时补充,而北府军的成立,和南调鲜卑俘虏,北迁中国之民都是需要大量的钱粮来支持。

  而这个时候并州的粮仓几乎全都是空空如也,而幸好冀州之地还储备着大量的粮食,南调鲜卑俘虏用的实际上已经是冀州的粮食。

  北迁中国之民也是花费的冀州和幽州的储备粮食。

  西域之战现在也正在掏空凉州多年以来的贮备粮。

  益州储粮本来还有些许,但因为汉水的洪涝,失去了不少的粮食收入。

  益州之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粮食产量很高。

  但是道路交通不便,从益州将粮食运输到中州损耗极大,甚至就是州内运输也损耗巨大。

  张燕在南疆动兵,今年益州征收上去的粮食其实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

  许安从桌面的文书堆里面找出了来自中军府后勤司的文书。

  越是仔细的审视和深入的研究,许安的表情便越发的凝重。

  本以为攻取了河北之地之后,财政危机能够得到解决。

  但是现在看来,伴随着太平道在上党郡之时便存在的财政危机不仅没有解决,若是在这样不断的扩张,甚至还会有恶化的趋势。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

  而下一步,连年的征战,将会使得士卒凋瘁,怨声载道。

  “徐鸿。”

  许安从桉牍之中抬起头,冷声喊道。

  “属下在。”

  徐鸿听到许安的喊声,当即从门外迈步走入了堂内,他是腾骧卫的指挥使,负责时刻的保护着许安,同时也肩负着传达指令的任务。

  “把许攸叫过来。”

  徐鸿发现了许安的语气有些不对劲,而且用词也有些不对。

  往日里许安从来都是不慌不忙,说的也是“请”“让”等词。

  “诺。”

  徐鸿不敢怠慢,他跟随着许安多年,一眼知道现在许安的心情绝对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