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绝境?-第5/6页



    “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

    在李儒宣读诏书的时候,他听一声爆响。

    他看到了一名极为愤怒的官员,他认识那人。

    那是尚书台的尚书丁管,曾经蹇硕还活着的时候,他见过丁管和蹇硕两人争得面红耳赤。

    满朝文武,在大殿之上,他的太傅袁隗没有站出来,那些所谓铁骨铮铮的名士没有站出来。

    最后站出来的,只有一人,只有尚书丁管一人。

    只有那个昔日和蹇硕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怒声喝骂着的丁管一人。

    丁管被人推出了大殿,随后一名西凉武士提着染血的布袋走入了大殿。

    鲜血不断的从布袋之中渗透而出,滴在大殿之上。

    群臣寂声,再无人敢言。

    司徒丁宫主持废立仪式,他的太傅袁隗将刘协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辩。

    皇甫嵩那个时候没有站出来、盖勋也没有站出来,满朝百官只有丁管一人站了出来……

    不,严格来说,还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那个人正是袁绍。

    只是刘协至今都无法明白,为什么那个在万众噤声却依然敢挺身而出,拔剑与董卓对持,大喊出“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之言的袁绍,为什么现在却变成了这番模样。

    而原先在洛阳皇宫之中,刘协遇到的那个看起来一脸不正经的虎贲中郎将袁术,却是和孙坚站在了一起。

    人心复杂……

    刘协突然感觉有些无助,蹇硕死后再也没有人可以教导他了,他只能一点一滴的摸索着前行……

    “皇甫将军、元固公两人虽为良将,但是如今四州精锐尽在东郡,何来御敌之兵?”

    “有将无兵,如何当之?”

    徐州治中从事王朗摇了摇头,语气低沉的言道。

    “徐州情势危急,已经是无可援之兵,只能勉强维持均势,青州兵南下至泰山郡、济北国,徐州已经无力再出兵援助,坚守本州恐怕都有些艰难。”

    王朗叹息了一声,前段时间臧霸攻势迅猛,徐州差点失陷。

    好险在最后的关头朱治赶到,击退了臧霸,这才解决了徐州之围。

    徐州的困局这才刚刚解开,西北接壤的泰山郡又出了状况,防守都有压力,又如何能够出兵。

    殿阁之中,心情最为沉重的便是王朗。

    “我来时,陶公曾言,自己所托非人,实在有愧于陛下,有愧于国家。”

    “徐州安定之后,陶公还想请陛下免去其徐州牧之位……”

    王朗语气沉重,垂下了头颅,取出了一封帛书,双手举过头顶。

    “这是陶公亲笔,上呈于陛下。”

    随侍在旁的小黄门犹豫了一下,想要上前去取。

    “不必呈上来。”

    刘协轻轻一挥手,止住了那小黄门的举动。

    “徐州本就情况复杂,陶公奉命于危难,此番不过是一时失察。”

    “若无陶公,恐怕徐州早已经如同青州被贼寇窃据,陶公何来愧疚一说?”

    刘协目光坚定,情真意切的说道。

    “还请将书信带回徐州,回禀陶公请勿再责怪自己。”

    最终王朗也没有将书信呈递上去,他收回书信,再三拜谢,此事才算作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