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死于边野-第3/4页



    李儒斟酌了一下,眼下董卓没有发怒,或许是谏言的时候。

    “好消息是,蒲坂渡口大部分的渡船都在我们的手中,可以先令徐荣退回临晋,然后烧毁所有的渡船。”

    “段煨撤退的时候,并没有失去方寸,也烧毁了大部分的渡船。”

    “依托临晋、郃阳、夏阳三城防守,黄巾军难以从河东郡西渡左扶翊。保全左扶翊不成问题。”

    李儒眉头舒展了一些。

    “唯一棘手的是萧关还有茅津……”

    “茅津被黄巾军所占,函谷关恐怕……难以保全……”

    “不过如今樊稠如今在华阴驻兵,临晋离华阴也不近,华阴地势险峻,可以以为依靠,抵挡黄巾军进攻,应当不成问题。”

    “萧关失陷,如今被黄巾军所占,凉州军领兵主将乃是阎忠,若是其顺流而下,可以直达长安,所以我建议,明公可以先回师萧关,先集合精锐击破凉州军,而后图谋凉州,东面只能放弃弘农郡,保持守……”

    李儒停住了言语,他发现了董卓似乎在想其他的事情。

    “我少年从军,跟随着老将军一路征伐,历经百战,终于得以加官晋升……”

    董卓抬起手,指向前方,叹息道。

    “在昔日前路最为光明的时候,我却是沉迷了享乐,沉迷于声色……”

    “走到如今这一地步,是我的责任。”

    董卓正过身子,面对着李儒,面色肃然,低下了头颅,向着李儒诚恳的说道。

    李儒面色动容,喉头中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董卓抬起头来,正视着李儒。

    “许安如今占据四州二十五郡之地,定并州、袭幽州、平凉州、夺取河东,足以见其本领。”

    “十万凉州军一夕兵败高平川……”

    董卓缓缓站起了身来,凝望着前方,沉声言道。

    “许安于太平道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匈奴、乌桓、鲜卑皆俯首系颈,太平道委命下吏以统领各部。”

    “黄巾军连战连胜,士气正盛,反观我军却是连战连败,军心不稳,将校失意,此战胜算根本不足一成。”

    “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董卓平静的望着李儒,淡然道。

    李儒面色微变,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说没有能够开口,只是垂下了头颅。

    偃师一败,他们实际上已经是走入了绝境。

    这一次可以算得上他们的最后一搏,但是许安早有准备,更是让他们损兵折将。

    原本仅凭着关中的兵马就难以抵抗黄巾军的进攻,现如今兵力更少,士气更低又如何能够抵挡住如狼似虎,气势如虹的黄巾军。

    “玄庭卫昨天晚上传来了急报。”

    董卓将手中的帛书放在了李儒的面前,随后走下了台阶,背负着双手,站立于庭院的大树之前。

    李儒展开了手中的帛书,等他看明白了帛书上的内容,眼眸之中的瞳孔猛然放大了数分。

    “这…………”

    李儒握着帛书的手都在颤抖。

    “图穷而匕首见,王允终于是露出了他的真面目,想必他们也是收到了城外的消息。”

    “不得不说,他们的时机挑的不错,正好在萧关沦陷,凉州军顺流而下,而我领大军出征驻扎于临晋,又在河东郡遭遇败绩,正是无暇分兵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