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出佂两郡-第2/4页



    不过受限于甲胄工坊的产量,黄巾军的武卒还是无法列装裙甲。

    可以遮蔽腿部和脚部的铁甲,只有排在第一位的塔盾兵才有资格佩戴。

    更多的普通的武卒,新补充的武卒还是只装备了铁制的胸甲,他们的铁甲是由工匠将原本武卒营破碎的甲胄、淘汰的甲胄、以及缴获匈奴的铁甲,改制而成,防护力要弱一些。

    锐士营也得到了一定的强化,朔方之战退下来的锐士们也已经换装完毕,三千多名锐士原本的革甲上,被装填了一些铁质的甲片。

    并州处于边境之地,工匠人数相较于内地多些,不过碍于锻造的技术,产能也不是很高。

    关于锻造武器的技术,许安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虽然他以前也喜欢冷兵器,但是也只限于书本和网络视频,至于如何锻造,锻造的技术如何提升,许安也没有任何的头绪。

    不过许安还是知道一些关于锻造的常识,历史书上曾经学过的常识。

    现在的工坊内,许安颁布了几条政令,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工匠更新技术,只要能有效提高产量和武器强度,都会给与高额的奖励。

    还将工坊内经验丰富的工匠集中了起来,让他们在锻造将校甲胄、刀兵的同时,再去做一些实验,并安排文书记录实验的数据。

    如今黄巾军的工坊产量还是有限,但现在的黄巾军还是算的上今非昔比。

    要知道原本很多黄巾军的普通军卒,甚至铁制的武器都没有,拿的兵刃有些还只是木头削制而成的枪。

    现在的黄巾军已经全面换装完毕,许安麾下的直属作战部队,不仅是全铁质武器,还装备了大量的甲胄。

    此次出战的武卒营、锐士营,共计有一万五千人,披甲率百分百,铁甲占比近40%。

    虽然这样的武备比不过汉廷新成立的西园禁军,但比汉军地方部队还是要强出了数倍,至于哪些乡勇,团练,在黄巾军的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骁骑营的武备,基本不需要工坊制作,骁骑营大部分都是汉军的军卒,在许安接受前,就已经列装了不少的铁甲。

    只是朔方一战,骁骑营也折损了很多军卒,还损坏了很多的甲胄,不过这也只占了一部分的人工用来维修。

    并州的武库中什么都不多,但是维修的甲片却是有不少。

    装备最差的是从原来匈奴部族征募而来的并州义从,共有两万千人,一万两千名骑兵,八千名步兵。

    其中一万两千名骑兵是作为作战的战兵,但就算是战兵,这些匈奴人,多半是只穿着衣袍,少量的一部分有革甲,铁甲只有百长才有资格穿戴。

    匈奴部的铁甲,几乎被许安拿去了八成了,只给匈奴人留下了两成。

    八千名匈奴步兵,全都没有披甲,兵器也是五花八门,连铁质兵器都没有,只是充任辅兵和民夫。

    原本许安计划是出兵三万三千人,但是两郡之战,肯定会爆发攻城战,此战出阵的都是许安麾下的直属部队,武卒营和锐士营装备精良,不应该被消耗在攻城战中。

    而且后勤征募民夫也要消耗大量的钱粮,而征募匈奴人,却只要负责匈奴的饭食。

    还可以减轻度辽将军李德在塞外的压力,毕竟此战许安带领黄巾军主力东进,万一匈奴部有出现了一个脑子不好的人煽动叛乱,那么确实会给现在的黄巾军添上一些麻烦。

    思前想后,许安便又多征招了八千名匈奴步兵,不过是多消耗一些军粮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