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初涉江湖-第2/3页



    榆树沟的葡萄出名,葡萄帮的生意红火。

    唐英杰入帮的第二天,他跟富贵便接了一个大单,两人带着货主跑了三天,在本帮地盘上没有收够数,为了让货商满意,以后继续做生意,富贵耍了个小聪明,在邻近帮的地盘调货,趁天黑把货运过来,凑够数量,完成了这一单生意,富贵和唐英杰各分了几百块钱提成。

    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很快就败露了。

    事情败露就不是马仔的事儿了,成了帮主大哥的事儿。

    帮主大哥都是有靠山的,他们的靠山是社会大哥,社会大哥都是在地面上吃的开的人物,这类人物常常有体面的身份,如官场实权人物,优秀企业家,成功人士等。各种关系和利益纠缠在一起,他们负责维护帮派规矩,摆平官府,专门平事儿。

    按照帮规,由社会大哥出面,请两个利益方的帮主坐下来协商。一般情况下,受损的一方要求加倍退赔这单生意的所得;挑事的人安排一桌酒席,表示赔礼;在酒席上帮主大哥要打挑事儿的马仔三个耳光,以儆效尤,这事儿就算了了。

    其实,说是打耳光,一般都是象征性的,并非真打,目的是警示他人,杀鸡儆猴的意思。

    但这次对方提出的条件有点欺人太甚,除了加倍赔偿,打富贵和唐英杰耳光外,还要求帮主开除富贵和唐英杰,不然见一次打一次。

    俗话说打狗看主人,对犯错的马仔怎么处置是帮主的事儿,现在对方提出要求,用外交辞令说,这叫干涉主权,是对帮主的羞辱,这时候帮主如果退缩了,被认为是好欺负,对方事后往往得寸进尺,直到霸占地盘取而代之。

    如果帮主不退,事情就复杂了,那就得“摆场子”。到了这步田地,社会大哥一般就退出了,因为“摆场子”涉及暴力,常常演变为刑事案件。

    “摆场子”有摆场子的规矩,比如帮主对帮主,徒手决胜负,胜者通吃,负者退出江湖,让出地盘。

    也可以马仔对马仔;确实人数,可以一个对一个,也可以几个对几个。当然,这都是老规矩,实际上,守规矩的人不多了,歪门邪道的人越来越得势。因此,这类“摆场子”常常演化成黑帮间的一声混战。大鱼吃小鱼,大帮灭小帮。

    有些规矩被破坏了,有些规矩仍然被遵守,比如黑帮间斗殴时马仔死伤从不报官,花钱解决;报官被人瞧不起。

    摆场子时有人踩了雷,进了局子,只要宁死不招同伙。同伙会使钱打点营救,工资照发,公司有照顾其家人的义务。

    进去的人扛住折磨,守口如瓶,保护同伙,将来出来便是英雄,极受尊敬,具备了当大哥的资格;如果招了同伙便是混蛋,出来以后见不得人,他的家人也会遭到残忍的报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有利可图,便会引来争食者。

    榆树沟的葡萄和苹果就如一块喷香流油的肥肉,引逗着争食者你抢我夺,大打出手,以命相拼。

    两个帮主决定摆场子以后,社会大哥知趣地退出。两个帮主商量好了摆场子的时间,地点,和人数。

    酒席不欢而散。

    人类社会,聪明人往往不守规矩,而不守规矩的常常是胜利者。

    唐英杰的帮主自恃身大力不亏,手下的马仔也能打能拼,没把对方放在眼里,梦想着通过这一战放倒对手,全面接管对方的地盘,扩大势力。

    天知道,对方用了阴招儿,在去摆场子的路上,唐英杰的帮主被一辆大货车迎头相撞,车上的人两死两伤,帮主当场毙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