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太原留守-第2/3页





    萧皇后看在眼里,也赶忙从旁相劝:

    “皇上,李元霸侍候母亲极为孝顺,正是世间楷模,皇上应该成全孝心才对呀!”听完萧皇后的劝说,杨广倪着眼睛。心里虽然对李元霸抗旨有些不悦,但他最终的目的是留几个棋子在身边牵制李渊,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也不计较什么了。

    “算了,李元霸,你对母亲孝顺,真是个孝子,其实朕也很想念自己的母亲,好吧!你就留在你母亲的身边尽孝吧!另外,李渊,你做太原留守后,事务一定很繁忙,朕给你安排两个副手,王威、高君雅何在?”

    “臣在!”两名官员从人群中走出。

    “你们二人跟随朕多年,朕在东宫时你们就是我的旧属,平日里工作勤勉,兢兢业业,为了犒劳你们的表现,现在朕加封你们为太原副留守,好好协助李大人,有什么事情就直接写奏则告诉朕!”听到杨广的话,李渊的额头冒出了一丝冷汗。晚上,萧皇后看着自己的女儿:

    “晋阳,你是不是一直都喜欢那个李建成。”晋阳默默的听着,点点头。萧皇后看着自己的女儿,把他抱在怀里,一句话也没有说。

    第二天早上,窦夫人带着李秀宁、郑婉贞和李元霸来给李建成送行。

    “建成!你出门在外,尤其是直接在皇上身边侍候,万事一定要小心,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啊!”窦夫人亲切的叮嘱道。

    “母亲请放心,孩儿会小心万分的。秀宁、婉贞,我不在家,元霸又是个粗人,你们好好帮我照顾母亲。”

    “大哥!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母亲的。”

    “夫君,你一定要保重啊!”李建成把郑婉贞抱在自己的怀里,小声安慰了一下,又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一封信交给窦夫人,叮嘱他一定要亲手交到李渊的手里。随后骑上马,跟随着杨广的巡游队伍远去。窦夫人看着李建成远去的身影,窦夫人的眼中流下了两滴晶莹的泪。晚上,李渊打开了李建成的信,上面写着:

    “父亲大人明鉴,孩儿这回跟随皇上随行护驾,明里是皇上对我们李家恩宠,暗地里未尝不是皇上对我们李家提防牵制,但父亲不要太过担心,以孩儿愚见,当今天下乱象已经显现,群雄逐鹿的局面很快就会展开,父亲可以明面上疏于政务,让王、高二人处理,暗地里可慢慢积蓄力量,以待日后天下激变之时成就大业。孩儿在皇上身边定会千方百计的表现恭顺,打探消息,孩儿李建成上。”李渊看完信后,把书信放在蜡烛上一烧,随着书信被火付之一炬,李渊轻轻的叹道:

    “建成,你长大了。会为我们家族着想了,为父真是欣慰呀!”杨广巡游经过涿郡,在第三次对来护儿大将军做了征伐高句丽的战前鼓励后来到了洛阳,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来参见他:

    “臣孙参见皇祖父。”

    “啊!侗儿免礼!平身!”

    “谢皇祖父!”

    “嗯!怎么没有看到你的老师樊子盖呢?”

    “启禀皇祖父,樊老师自从听到皇祖父被突厥蛮子围困的消息后就卧床不起,现在一直在家养病,所以未能前来接驾,请皇祖父恕罪!”

    “哦!传旨!摆驾樊家!”杨广来到樊府以后,来到了樊子盖的窗前。樊子盖听说杨广前来看他,自己拼了命的要从床上起来。杨广看到马上把他扶住。樊子盖伸出自己如同朽木的一支手臂。

    “陛下!陛下!”杨广握住他的手。

    “爱卿现在身体不适!还是多多休息吧!”

    “陛下!臣要油尽灯枯了,现在还留着一口气不走是因为有句话想对陛下说,请陛下听一下臣最后的进言!若是冒犯了陛下,就请陛下看在老臣年迈,病入膏肓的份上,不要牵连老臣的家人。”杨广点了点头。

    “陛下!如今天下乱像已经开始,国力也开始下降,臣请陛下放弃辽东之役,修养生息,毋以虚名而再次征伐辽东,待国力恢复,民乱平息后再征讨高句丽!若不停止辽东的征伐,到时中原的民乱加上北部的蛮夷内外夹攻,恐怕会危及社稷呀!”杨广听到樊子盖的话后,心里已经有些不悦,碍于樊子盖是个病人,又对他有了先前的许诺,不好发作。樊子盖好想没有注意到杨广的脸色,继续说着他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