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东宫巫蛊-第2/3页





    “太子殿下何必如此。原本我辈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世间的俗事本来我不能管。但太子的诚信真是感动天地呀。好吧!我就出山帮太子解了这一难。哎!自古本末倒置,必定动荡天下,妖孽横行。为了天下苍生百姓,贫道哪怕折损阳寿,招到天谴,也要祝太子度过这段劫难。只是若要行法,要答应贫道两件事,其一,必须得在太子的正宫大殿,这样才能将天地灵气集于一体,祝太子成事。其二,行法必须在这个月的初十,此时正好是阳日,阳气最旺,可增加贫道发功的威力,那孽障必死无疑。”杨勇迟疑了一会,心里一直在挣扎。因为这都是犯宫廷忌讳的,尤其在汉代武帝时期,巫蛊之术搞得整个宫廷腥风血雨,是使汉朝由盛事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在朝野一直都视它为斜术,令人厌恶。另外初十是独孤皇后出殡的日子。被人知道,他这个太子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但如果不除掉杨广,他这个太子就不会安稳,汗从杨勇的额头上不断地流下。老道士看着杨勇,不说话,使得杨勇的心里压力更大。

    “好吧!道长,初十在太子东宫做法,一言为定。道长,本公还有事,先走了。”当杨勇离开后,道士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事情已经办好了。”隔壁好像有人离开,不知道是谁。

    初十,皇宫一片薧素,到处雪白一片,在京师的公主皇亲、外戚、文武百官、外地就藩的宗室藩王都齐集皇后殿。个个面容悲戚,眼带泪痕,没泪的都暗中在自己的手巾里放上食盐或刺激性的东西,让自己流泪。皇帝看着皇后的灵柩,往事一幕幕的仔眼前浮现,又看着自己的群臣,对他们的的拙劣表演心中涌起了一阵阵厌恶。突然,一个人扑倒在了独孤皇后的灵前。

    “母后,儿臣来晚了,母后。儿臣不孝啊!你生病的时候儿臣远在江南,不能为你端茶送药,不能为你捏腿捶背。如今孩儿总算可以常在您身边尽孝,您却撒手人寰,母后,求您把我也带走吧!母后,如果上天有灵,儿臣愿意献上儿臣的全部寿命为你续命啊!母后,你等等我啊!母后。”哭着哭着,便昏倒在地。众人定睛一看,是晋王杨广,皇帝看着心头更是涌起了阵阵感伤。杨素在旁奏道。

    “皇上,您与皇后夫妻情深,一向都是臣等的楷模。但现在非常时刻,应立即让皇后入土为安方是上策啊!臣斗胆,请皇上速速安排。”身后马上聚集了几位大臣一起奏道。

    皇帝想想也是,传旨举行葬礼。这时,负责祭祀的礼部尚书辛培奏道。

    “启禀陛下,按葬礼规制,应由长子持帆为前导,今太子不在,无人持帆,望早做皇上定夺。”皇帝本来就因为独孤皇后仙逝心情不好,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心里更是烦躁。

    “太子人呢!”

    “太子的东宫来人说,太子殿下卧病不起。今天恐怕不能来了。”

    “哼!不成器的东西。广儿怎么样了。”杨广本来就是装的,所以很快就醒了。听到皇帝叫他,赶快到了皇帝身边。

    “父皇,儿臣没事。”

    “好!没事就好,今天就由你来持帆,为你母后前往仙界开路。”

    “是,儿臣遵旨。”看着皇后的出殡队伍出了宫门,皇帝心中一阵阵的感伤。这时,想起杨勇还在病中,虽然对这个儿子多有不满,但终归还有些父子之情。所以传旨摆架东宫。谁知到了东宫。只见东宫还是平常的样子,一点白色都没有。皇帝更加不悦,问守门的卫兵太子的病情如何,请了太医没有。守门禁军吞吞吐吐,皇帝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直接闯了进去。进去后更是怒不可竭。

    一个白眉长须的老道士,道士面前摆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妖兽,拿着各种各样兵器的鬼卒,追着一个小木偶。旁边站着几个男女道童侍候。周围挂着各种用朱砂写的符咒。只见太子杨勇身穿正式的太子朝服,东宫的嫔妃妻妾们也穿着正式的朝服冠带一起恭恭敬敬的跪在老道士面前不停的叩拜。皇帝气的浑身发抖。

    “来人,把这帮妖道给朕赶出去。”禁军侍卫们马上上前驱赶,扯下那些符咒。一时东宫鸡飞狗跳。太子看到皇帝来了,吓得浑身发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