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鸿蒙球-第2/3页



    可是看到圣光球那一瞬间,所有头目都震惊了。

    “神说,要有光”这句话流传甚广。

    但是谁真正见过圣光的绽放呢?

    包括光明教廷中的神职人员,也没有亲眼见过。

    可是今天,所有的朝拜者都见识到了。

    如果世上真的有圣光,那一定是面前的模样。

    “赞美伟大的野蛮人酋长,赞美伟大的天选之人,赞美伟大的高加索征服者……我们愿意向您臣服,向您献上最虔诚的信仰,恳请您让我们也能沐浴到神圣的光明。”

    智慧生物都是趋光畏暗的。

    正是有了光明,智慧生物才能在黑夜中总结狩猎时的战斗感悟,总结耕种时的经验教训,并且将这些知识以种种形式传递给下一代。

    如果天空总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发出声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因为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也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更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勇敢的人。

    生命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光明并不代表智慧、文明,但它的确是催生文明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生命,或者一个种族喜欢黑暗,那是因为他们从没感受过光明,也无力拥抱光明。

    在场有很多生灵都是习惯了居住在阴暗的森林中,或者不见天日的洞穴里。

    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天生向往黑暗。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智慧种族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如果有机会过上好日子,谁愿意茹毛饮血,餐风宿露?

    之后,杨牧云又演示了俗称小太阳的电暖扇,还有制造风的电风扇,发出福音的收音机,放出圣光的投影仪。

    无一例外,哥布林都是第一个体验者。

    其他朝拜者也都逮着机会狠狠地感受了一下。

    这种种事物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神器。

    最重要的,这些神器不需要力量就能驱动。

    比如那圣光球,如果需要耗费力量才能绽放光明,那就毫无意义。

    除了某些重要节日上装个杯,其他时候就只能收入箱子,吃灰。

    但是圣光球可以持续不断绽放光明,而且光芒无比稳定。

    还有那能感受到春天温暖的神奇毯子,真是太神奇了,部落里的老人一定喜欢。

    还有那能感受到夏天炙热的神奇镜子,简直不可思议,今年的冬天能多活几个老人。

    至于能发出声音和图像的神器,今年的冬天一定不会太枯燥无聊。

    然后,问题来了,这些神器,会不会赏赐下来?

    赏赐给谁呢?

    杨牧云说道:“鸿蒙球,每个部落一个!”

    听到这话,众多朝拜者纷纷欢呼起来。

    人手一个的恩赐,这才是真正的恩赐!

    而且,自己拿着恩赐的神器回去,说明得到了神明的认可,自己在族中的地位也会更牢靠、稳固、神圣。

    无可置疑!

    神器还能绑定身份。

    这已经不是恩赐,还是权利的象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