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 别人不行吗-第3/4页





        炮弹怎么可能知道如何自己调整目标?

        用一名军官像是调侃的话来说,如果炮弹都会自己找目标了,那么以后是不是大家都会发展超级巨炮?

        那种一发炮弹能飞几百上千公里的巨型大炮,一发长眼睛的炮弹就能摧毁射程内的指定目标。

        那仗还怎么打?

        互相射一发,战争结束了。

        不是因为人都死光了,而是彼此的总统或者执政者都死了。

        大家哈哈一笑,觉得这可能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科幻浪漫主义。

        不过珀琉斯,对这个项目还是挺感兴趣的。

        在简单的并不复杂的谈判之后,双方基本上就价格问题,达成了一致。

        大功率的,像是小坦克那样的单独的发射器,一台的价格是四十五万,它的价格比坦克都贵,但很显然军方认为它是值得的。

        除了最先进的科技技术之外,其实在实际战争中用到它的机会不多,同时也不需要大规模的像坦克那样列装。

        可能一个师有三五台,甚至两三台就足够了,所以价格看起来很高,但总单价并不高。

        其次是单兵使用的夜视仪,一整套是一千三百五十块,净利润大约在六百块钱左右。

        不过林奇不说,谁又能知道?

        除此之外,珀琉斯赞助了飞行研究所一千万,主要用于开发他感兴趣的两个项目。

        空中照明,以及制导。

        前者的开发费用其实并不高,无非就是把轰炸机改一改,然后跑一下风洞,只要不会掉下来,再多给一点装甲就行了。

        它的工作就是一直盘旋,由于本身是不发光的,所以在低空盘旋也没有太大问题。

        至于制导,短时间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实现的可能。

        可不管怎么说,能白吃一千万的研发资金,肯定比没有好。

        很快珀琉斯等人带着样品回到了军方,随后一份新的订单就落在了林奇的头上。

        联邦军方提出了一些改良意见,如果林奇可以完成这些改良,那么订单就能落在他的身上。

        从目前来看,军方第一批至少需要五百辆发射车,五万套单兵夜视仪,以及更多更大的,具有对焦和远视功能的大型夜视设备。

        总订单价超过三点五亿。

        这么大的订单肯定还是要走联邦政府军费,不可能军方自己把小金库里的钱拿出来。

        既然需要联邦政府支付,那就肯定需要特鲁曼先生签字,否则联邦政府不会批这么大一笔钱。

        再次在一张大合同上看见了林奇的名字,特鲁曼先生稍稍有些头疼,“这些东西都是必须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