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破局-第2/5页



    陶谦见他还是无动于衷,只好开口道:“可以加钱!三两,不能再高了,意下如何?”

    整个方与县,擅长写志异文的,只有孟川。

    如果他真将方与县闹鬼一事写出来了,今后可以作为书铺主卖的杂文,要是一旦有了起色,带来的收入,远远不止三两。

    现在各大书铺之间的竞争很厉害,虽说文人不少,但是能写小说的文人却很少。

    所以像是孟川这种没有名气的小说家,在各大书铺之间也是属于抢手货。

    陶谦之所以肯花三两银子的大价钱请对方写文,其实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一来是因为入狱一事,得罪了孟川;

    二来是想重新和他建立起信任,趁势买断他几篇稿子,通过书铺的一番运作,最起码能增加一些客流量。

    对于县城里的几家书铺来说,能吸引一些新的稿子进来,是能起到竞争中谁获利的关键因素,更何况现在志异文是个不错的方向,有大火的趋势。

    这也是为什么孟川前世那么多五花八门的小说网站,可是却只有阅文网站一家独秀的原因所在,归根结底就是人家阅文不缺新作者,新血液。

    有了新作者,新血液,还怕没有新流量吗?

    孟川心里也明白,前身是有文采的,可惜就是写的故事情节不咋滴,要不然早就火了,不至于沦落至今,整个家里只有区区三十文钱。

    “陶大郎,你我也算是朋友了,既然你苦苦哀求让我写,那我便试试看吧,这可不是钱的事。”

    眼下虽被煞气所困,时而疼痛难忍,但是若无钱财,连治病寻医都不敢,陶大郎说医师无法治愈,但没说他们没有法子延长寿命。

    不过但凡古代中医,只要有这么一两副好方子,足以保证家族几代人富贵,从中就可以判断出,请一位医师出诊,究竟有多贵了。

    也不知县学山长那里有没有法子。

    说一千道一万,现在的自己,的确需要钱。

    哪怕是赚到钱以后去找郎中还是无法缓解身上煞气,那也能在临死之前好好潇洒一番,也算不枉来此间走这么一遭了。

    陶谦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笑道:“明白,那我就不打扰子渊了,还是老规矩,一手交稿,一手交钱。”

    孟川点了点头,目视他离去。

    随后,他也没有前去吃早食,而是想着要写点什么。

    写方与县闹鬼?

    要是真写下来,怎么对得起因为此事横死的那些人?这不就是在利用民众恐慌心理消费死者?只怕一旦落笔成稿卖出,会引来全县百姓的反感。

    “不写方与县闹鬼一事,那该写什么呢?”

    孟川既然已经答应了陶大郎,总不能言而无信。

    就当两难之时,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陶谦倒是提醒我了,诗词歌赋没法抄,毕竟这个世界都有…但是可以抄志异杂文啊!”

    根据前身记忆得知,此界有《论语》、《中庸》、《史记》、《道德经》、《本草纲目》、《振之游记》等书籍。

    就连四大名著也有,只是在百姓眼中看来,这四本书采取的都是架空历史的写法,是虚构的故事,朝廷又极力反对这种写法,导致其传播力度不广。

    反正就是什么书都有,但不知为何,偏偏没有《山海经》与《聊斋志异》等主写诡异玄幻的文。

    甚至,此界有关志异类型的文,十分少见,市场极大!要不然,前身也不会去写志异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