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剩菜风波-第2/4页



    娜塔莉亚家境富裕,出手大方,点了许多菜,登记的大妈连声说够了够了。

    她却说:“我请客,多消费一点,是对你们生意的照顾,我付得起。”

    话说得结结巴巴的,两个妇女明显不高兴,叽叽咕咕的说了一通,语速很快,保加利亚姑娘听不明白,坚持要点,一直到刘苏悠悠拉住她的手,才停止了点菜。

    没用多久,饭店里的菜上了一道又一道,的确太丰盛了:烤猪肉、香肠、炸鸡,熏鱼……全是高脂肪高蛋白的,刘苏悠悠在家吃菜从来没这么讲究,一般一道浑菜就是加餐了。现在看桌上堆这么多,仅仅是香肠,就上了三种,说要让她品尝一下德国的特产,说德国的食品以香肠最为知名,种类至少有1500种。

    天晓得,她也来两个多月了,德语没有学好,对吃的了解那么多。最后还要了两杯啤酒,那杯子有点大,差点儿一尺那么高,在中国应该讲扎。

    娜塔莉亚先喝了一大口啤酒,满脸堆笑,连声喊着高兴:“这么漂亮的手绢,还给我送书,特别有用,还当我老师,我要感谢你。”

    “就是感谢我,也不能买这么多菜呀,要花不少钱吧。”刘苏悠悠也喝了一口,还没果汁好喝呢,皱起眉头说。

    “也就300多马克。”

    “那还少?我们一个月生活费才1000马克,像这样只能吃三餐。”

    “不要紧,我家有钱。”娜塔莉亚坦坦荡荡地炫富。保加利亚姑娘说她家是卖服装的。

    巧了,中国姑娘说,自己也是卖服装的。

    两个人就互相打听,对方每天能卖多少服装?

    担心被人看轻了,刘苏悠悠估算了一下,尽量往多处说:“一个服装商场,有三层楼卖服装,一天能卖三四箱衣服。”

    娜塔莉亚一点儿也不夸张:“我们家就是十几平方的摊位,每天能卖一卡车衣服。”

    刘苏悠悠明白了,娜塔莉亚家里是作服装批发生意的,大进大出,薄利多销,看起来很平凡,可生意做得不小。问她到德国来,是不是学习经商的?

    她说是来学习电脑技术的,回去以后计算机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精准。

    “这也要出国来学吗?”刘苏悠悠不以为然,中国的中学也有计算机课,好像听老师讲过的,只要开发出一种软件,甚至设计一种表格,统计进货出货品种数量价格,那是很容易的事情。

    “在家里太辛苦了,父母也想让我出国旅游一下,这里是因特网的发源地,能学到计算机技术当然更好哦。”娜塔莉亚说的风轻云淡的,只是劝悠悠吃菜。

    香肠的味道怪怪的,烤猪肉太油腻了,刘苏悠悠对不合口味的东西索然无味,慢条斯理吃着,一边介绍自己卖服装的经过,也坦言自己就是一个打工妹,收入十分有限,不能与搞批发的老板相提并论:“我们挣钱,都需要上缴给单位——也就相当于公司吧。我们只是拿工资的。”

    “我们挣钱,也是全家拥有,但是我想要多少钱,父母就会给我多少钱,从来没有为钱的事情犯愁。”娜塔莉亚抓着猪肘子啃得不亦乐乎,腮帮子鼓起两个包子,嘴角上油光光的,还大言不惭地说,“你想吃什么我都请得起。”

    难怪这姑娘长的又高又胖,太能吃了。两人一边说一边吃,半个小时不到,对方吃菜的速度明显降低下来,还有大半桌子的鸡鱼肉蛋。

    保加利亚姑娘很豪放,大口吃菜大口喝酒,见刘苏悠悠不喝酒了,把她那一杯啤酒也拉过去了,就像喝白开水一样。喝了以后讲话特别多,只是一会儿就说英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