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盼着王委员长胆子大-第3/4页



    什么是现钱?银行里拿出来的纸啊。

    老家银行没纸怎么办?

    找中央银行借啊。

    中央银行纸不够了怎么办?

    印啊。

    实际上在南昌的本地银行,也早就变成了这个模样,从银行兑换银元的渠道业务全部关系,存取都是纸钞。

    已经很多年没出现的银钱套利,再度出现不说,半年时间,滋生了不知道多少钱贩子老表。

    所以,那些不上不下的富豪们,尤其是个人资产破万到五十万之间的群体,几乎都是在想方设法让自己手头的现金变成保值资产。

    前往武汉买房、买地的人有很多,但聪明人也很清楚,这一波,武汉的价钱也要暴涨。

    牵一发而动全身,南昌城可不是什么小城市,小额储蓄业务都能有几个亿的存款,这一波冲击,武汉就算能抗住,那自己带着一万块钱去武汉,原本一万的东西,少不得只能买个八千七千六千五千的。

    胆子大,就跟着那些家中有小子在安仁新义勇的跑了。

    早去早安全,事实上也是如此。

    年前就有人通过“安陵散人”搭上线,帮忙购买器械装备、武器装备,还有各种有的没的配件,甚至是木材、石材、药材等等平日里不起眼的东西,走量入湘东,几乎都要把当时的安仁镇交通入口挤爆。

    早早把现金变成了这些实物,安仁新义勇是从“安陵散人”那里“借”的。

    留下的借据,过了七个月,直接可以折算成米面粮油布匹。

    掐指一算,不但没亏,放现在的行市来看,等于赚了几百倍……

    当然一般人也没本事在义勇军的治下瞎倒腾,但没有血亏,还能阖家欢乐的南昌、豫章老表们,都是庆幸自己走对了这一步。

    他们管不了义勇军能走到哪一步,也不想知道义勇军到底能打多大的地盘,在贞观三百零一年的时候,他们就想有点口粮,然后全家安安稳稳活到贞观三百零二年。

    一个都不能少的那种。

    又是一年落叶起,金风催人,不曾凄凉。

    当听说义勇军的“经济委员会”在委员长王角的授权下,前往长沙公开发债,以明年农业收益作为抵押的时候,最踊跃前往认购债券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些在老家挨过摩擦的老表们。

    甚至有点儿报复性购入架势,也不知道是向谁撒气,总之就是当家的无脑买,买就完事儿了,别跟他们扯什么合理不合理。

    然后就出现了问题,两百万的债票,长沙人原本还打算观望观望呢,嘬牙花子的时间都没有,“护国委员会”那边就说公正结束。

    爷他娘的还没上车呢!!

    于是就有了长沙各地茶馆各种热闹的场面,一“票”难求。

    秋天的茶客们,都是“票友”,不是为了听戏,而是为了挥霍。

    其中的郁闷,可不是只有普通富豪们,那些程家、房家、张家的顶级权贵们,头一回,也只能跟着次等富豪一起在茶馆中说风凉话。

    不说风凉话还能如何?

    “债票”拿不到,那就是个屁!

    尤其是江西房氏的主家二少爷,原本想着义勇军要是拿三县农税抵押放债,怎么地也得有三四千万。

    结果就两百万,而且是一年的。

    这让房氏二少直接傻了眼,他的智囊团也是万万没想到这种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