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2/3页



    事实上,敲不敲钟也没有意义了,无数士兵正逃命归来,但士兵最聚集的城下却成了人间炼狱。

    曹保宗失魂落魄地回到军营,躲在大帐内不肯见人,还是副将拓跋承庆走进来,“大将军,人数已经清点完了。”

    “逃回来多少?”曹保宗嘶哑着声音问道。

    “一万七千人,其中还有三千余带伤。”

    曹保宗差点一口血喷出,一战便阵亡了两万三千人,简直太可怕了,怎么会这样?

    曹保宗痛苦得想一头撞在墙上。

    “大将军,还有一个消息!”

    “什么?”

    拓跋承庆犹豫一下道:“有逃回的士兵说,陈庆可能就在城头指挥作战。”

    “啊!”曹保宗彻底惊呆了。

    ..........

    在夺取通西城后,宋军将所有粮草物资全部转运到了通西堡内。

    很快,杨再兴又盯着了新夏城。

    新夏城与其说是城堡,不如说是一座板墙式军营,城墙用泥土和木头夯成,才短短两个月时间,不可能修建起一座砖石城墙。

    事实上,很多西域以及草原城池都是用泥土夯制而成,新夏城夯制得很厚实,也勉强可以算是一座军城,只是这种城墙过不了几年就会坍塌。

    新夏城比较小,周长只有八里,里面有两千驻军,主要储存粮食,之前储存了十万石粮食,现在还剩下一半。

    下午时分,在新夏城北面十几里外的树林内,九千骑兵正在休息,杨再兴在和刘琼商量攻打新夏城的办法。

    新夏城的城墙厚达一丈,像通西县那样用撞木撞开是不可能了,大门也是用厚重的木门,不过要比城墙薄得多,撞击大门倒是一个办法。

    不过刘琼却发现了新夏城的另外一个短板,那就是城墙不高,估计还不到两丈,它是用泥土夯制的,没办法修高,容易坍塌。

    不到两丈,那岂不是很容易上城?

    “攻城门不妥!”

    刘琼沉吟一下道:“对方是泥墙,怎么固定住城门就是一个大问题,看起来容易撞开,但或许恰恰相反。”

    杨再兴笑了笑道:“固定城门倒不难,只要把两根粗壮的大木头深埋在地里,城门就可以固定在这两根木头上,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敌人守军基本上都集中在城门两侧,我们攻打城门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说到这,杨再兴又补充道:“我并不是说打仗不能有伤亡,那是不可能的,而是没必要的伤亡最好尽量避免。”

    刘琼点点头,“杨将军说得对,而切如果我是敌军主将,我一定会在城门背后用厚厚的泥袋堆砌成第二道防御墙,这样宋军就算撞破城门也没有意义,我觉得还是攻上城头比较容易,还是在夜间攻城,让西夏军防不胜防。”

    杨再兴和刘琼已经达成共识,放弃攻打城门,而攻敌军城墙。

    杨再兴兴奋道:“敌军兵力才两千人,夜晚巡逻最多一千人,主力又集中在城门处,那么东城上最多只有百余人巡逻,我们先上去三百人,占领一处城头,后面大军就可以源源不断杀上去了。”

    说到这,杨再兴笑道:“还是我率领三百精锐上城吧!”

    “这次应该轮到我了吧!”

    刘琼瞪大眼睛,虽然他只是副将,但这次他却不肯让步,每次都是杨再兴拿到主攻的机会,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得到这种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