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怒不可揭



  “朕只是想帮天下百姓尝尝这个玉米的味道如何,毕竟土地关乎到百姓的温饱问题,这个玉米百姓也没见过,很难让百姓大面积种植。”李世民说道。

  瞧瞧。

  不亏是皇帝,说话就是不一样。

  合着你吃就是为天下百姓尝尝,我吃就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好吧,他承认,  他吃玉米就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但是李世民真的有他说的那么高尚么?

  怕是不见得吧。

  但是谁叫人家是皇帝呢。

  皇帝说是,那就是,谁敢反驳?

  反正林轩不敢。

  不过李世民的话倒是提醒了林轩,玉米这种外来物种,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

  玉米在明朝中期传入中国的,  到了明末,  一百多年间,  也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种植了。

  一直到康熙年间,玉米传入中国两百多年,也依旧有许多能种植的地方没有种植。

  许多人认为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等种子运到,已经过了农时了,只能等第二年了。

  在林轩看来,这个解释根本站不住脚。

  为什么推广不全国一起推广,非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推广?

  在林轩看来,根本的原因还是百姓不愿意接受,和朝廷不够重视。

  不要以为古代那些文人墨客四处游历,就觉得古代可以四处行走。

  事实上古代想要出门并没有那么容易。

  除了高额的路费外,路引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古代要想到外地去,需要官府开出的路引。

  而路引上面明确的写了出发地和目的地,一路上过关还需要盖印。

  而且还不能到不需要途经的地方。

  简单来说,你要去的地方不需要经过的地方你是不能去的。

  这就导致了古代各地的百姓都被局限在了当地,很多人可能一辈子连自己所在的县城都没有去过。

  你和他说什么玉米产量高,别的地方都在种,  他们根本就不会信。

  对于百姓来说,  土地的粮食关乎到他们一家来年的温饱问题,如果种从来没种过的玉米,要是没有收成,一家人都要饿死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不敢轻易去种一些不知道的东西。

  加上一种粮食,并不是说种就种的。

  种植方法、食用方法、储存方法,这些都需要考虑的。

  如果皇帝都食用玉米,那么对玉米的推广有很大的帮助。

  正所谓上行下效。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里,皇帝的喜好,对百姓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陛下,只需要剥除外衣,清洗干净,加一些盐,放锅里煮一炷香时间便可食用了。”林轩说道。

  “这么简单?”李世民有些惊讶的问道。

  “此时的玉米只需要如此做便可,等玉米成熟了,又有别的做法。”林轩说道。

  “行了,朕知道了,来人,  送泾阳县侯出宫吧。”李世民说道。

  林轩:……

  他还想着既然李世民也要吃,  那么自己问他讨要一些总该没问题吧。

  倒不是他多么喜欢吃玉米,  对于他来说,玉米是一种回忆,尝过一下就可以了。

  主要是李丽质和林婉兮她们喜欢吃。

  林轩可没胆子再去掰玉米了,这些可以说是最后的一些了,而且过段时间玉米就老了,也没法煮着吃了。

  谁知道李世民问完就打发他走,完全不给他机会。

  林轩本来还想着告诉李世民玉米只能吃外面的,里面的棒子不能吃,现在完全没有了这个心思。

  他倒是有些期待李世民到时候吃里面棒子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等林轩被抬走后,李世民让李木把玉米送到尚膳局按照林轩说分方法做出来。

  当玉米煮好送到李世民面前的时候,李世民终于明白林轩为什么两次去掰玉米了。

  光是这个香味就非常诱人。

  看着晶莹如玉的玉米,李世民食指大动,拿起一个咬了一口。

  这个时候的玉米本就鲜嫩,味道自然不错,加上李世民第一次吃,有一种新奇的心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