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回长安,封爵(求全订)-第2/3页



    她眸子露出一丝坚定。

    吩咐观中女道掌灯,然后坐在梳妆台前,开始化妆描眉,施上粉黛。

    “此时天色尚晚。”

    “你前去容易触怒圣人,何况为了我……,你和圣人闹僵,误了你们兄妹之间的情谊,就是我的不对。”

    白贵走了过来,握住金仙公主柔荑,俯身在她耳旁劝道。

    “我这是为了大唐社稷,不让皇兄为奸邪蒙蔽,这是我作为大唐长公主的职责!”

    金仙公主言辞坚定道。

    “既然……”

    “既然你执意如此,我也不便再劝,只是切记不要因为我,和圣人发生争执。”

    白贵松开落入他怀中的金仙公主,叮嘱道。

    虽说让金仙公主进皇宫说情看似有些不合时宜,反而可能会遭到唐玄宗李隆基忌惮、恼怒等等,是一种多此一举的举动。

    但实际上,难道历史上这么多被枕边风吹的皇帝、耳根子软的皇帝,真的是这般庸碌吗?!

    不见得!

    知易行难!

    有多少人会为了朝堂上的外人,选择生疏自己的亲人?

    天子无家事!

    这句话朝廷官员可以用来干涉皇帝私事,反过来说,皇帝亲人亦可以通过此理干涉朝政。

    另外,白贵可不仅是依靠金仙公主的软饭,他白青天的名号得罪了一些朝臣,虽不算是孤臣,但有这方面的倾向,既然是孤臣,那么难免朝皇帝投靠……。

    而金仙公主这等人物,所依赖的就是皇权。

    “仅有金仙公主一人……,是不是不太保险?”

    等金仙公主乘坐凤辇,带着仆从出发后,白贵有些迟疑的看了一眼隔壁的玉真观。

    “算了,一个公主说情,李隆基还能忍,要是两个公主一同说情……”

    “是个人,都忍不了。”

    白贵摇了摇头,连忙将这个念头打消道。

    金仙公主去皇宫没多久,大约不到半个时辰,就心满意足的回来了。

    事情已经办好。

    次日,临近早朝。

    “想不到白道兄年纪轻轻就成了三品的封疆大吏,虽然说按察使不常设,但能得此官职,并且做出一番成绩的人,实属罕见。”

    金仙公主替白贵穿好朝服,箍紧玉带,并将金鱼袋系在玉带上。

    她一边动作,一边赞道。

    美眸中尽是倾慕之色。

    世人谁不爱美郎君,而且又是允文允武的美郎君。

    大唐宰相最高也只是三品。为门下省、内史省(中书省)、尚书省的长官。在政事堂中参见政事的,即使不是各高官官,但有了平章事、参知政事头衔的,也为宰相。

    各道按察使相当于钦差,不常设,所以让白贵捡了个便宜,成了封疆大吏,三品上官。他真正的本职是益州刺史,正四品官。

    出了胜业坊,坐上凤辇。

    白贵拾阶而上。

    刚走到含元殿殿前,就有高力士手捧圣旨,准备宣旨。

    “敕曰:剑南道按察使兼益州刺史白贵,讨灭南诏,实乃股肱之任臣,又因其年少,立此不世之功,故赏爵林邑侯,加封三千户,实封三百户。

    汝学贯经史,才通世务,陈善有据,赓歌佐社稷之光。兹以考绩,特授尔靖南都护府都护一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