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李隆基,死早一点好(求全订)-第3/5页



    白贵见其长相和金仙公主有几分相似,两人神色亲和,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这个年轻皇子应该就是唐明皇李隆基了,现在的大唐太子。

    “可惜……”

    “死晚了。”

    他心中暗道。

    如果李隆基死早一些,应该算是很完美的皇帝,文治武功都有足可称道的地方。

    两人默默下棋,白贵伫立一旁,只观棋,不说话。

    论弈棋的功底,他明显看得出来,李隆基一直在让着他的幺妹。唐明皇的文学修养还是很高的,弈棋这种基本功,不在话下。

    “这是我前些日子遇到的小道士。”

    “很有才华。”

    “放言说……,说是今科同时参加进士科和武科。”

    金仙公主认输后,顿了一下,想到了什么,朱唇轻启介绍道。

    “哦?”

    “同时参加进士科和武科?”

    李隆基不禁下棋的右手一僵,白玉棋子夹在食指中指之间。

    他抬头望向白贵,只见这道人丰神俊逸,虽不为仙人模样,但腹有诗书气自华,常人不可与其比拟,心中顿时生出几分好奇之色来。

    说实话,文武双全的人,从古至今都不少,古时之人,出将入相只是等闲之事。但自从有了进士科和武科之后,想要同时参加两科的人,还是异常罕见,能成功的人,更是绝无仅有。

    要是白贵能通过进士科、武科,那真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哪怕仅能通过进士科,那亦是大唐储相之一。

    “孤想起来了,你那日去南郊踏青祈福回来之后,得到了一副诗词,后给政事堂的钟相及几位宰相看了,说是让他们几个温卷……”

    “那首诗孤还记得。”

    “看来八妹是心思凡尘了。”

    李隆基摇了摇头,笑道。

    他作为金仙公主的亲兄长,对此时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的婚事还是比较上心的,但这两个妹子都是自幼修道,都不肯嫁人,让他和他爹操碎了心。

    “兄长说的是哪里话,我是看他真的有才学,所以才引荐给你的……”

    “你不听算了,反正他亦是会去参加进士科,到时候吏部关试之后,自会给他授予官职。”

    金仙公主不满道。

    李隆基见状叹了口气,转而又看向白贵。“前些日子父皇巡游周至,夜宿行宫,梦见霞光漫天,祥云缭绕,认为这是我大唐的吉兆,所以打算铸造一钟,挂在崇仁坊的景龙观。”

    “闻你善书法,又有考进士科的底气,想必辞赋诗词是不差的,景龙观是道观,你入道许久……,现在此钟尚缺一副刻于钟身的铭文……”

    “还请阁下为此钟一书,若可行,孤当奏请父皇赏赐于你。”

    他缓缓说道。

    “景云钟?”

    白贵闻言,稍稍讶然。

    后世春晚钟声就是来自于景云二年所铸成的景云钟响,景云钟上刻的铭文是唐睿宗李旦亲自书写。他在省城师范学堂的时候,前去文庙碑林临摹的时候,曾临摹过李旦的手书。

    不过显然,李旦的手书是以他当皇帝的口吻所写,比如这一句,“朕翘首八素,缔想九玄。”

    明显不可能让他照抄。

    另外李旦所书写的内容,并不怎么出色。即使李隆基忽略一些文风,但显然他写,决计是难入唐明皇之眼的,唐明皇的文学水平在皇帝中是一流顶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