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我,机器人-第3/4页



    这九个故事看似独立成篇,实际上同出一源并不割裂,视为一个整体也没什么问题。

    主角基本都是机器人。

    不同智能程度的机器人。

    时间线也基本按照机器人的智能发展来进行,越往后的时代机器人越是智能,九篇故事下来等于是直接整理了机器人的发展简史。

    而在九个故事中。

    三大定律是个死逻辑。

    偏偏阿西莫夫又在九个故事中不断借助机器人的反常状态,尝试去推翻甚至颠覆三大定律。

    比如九个故事之一《说谎话的机器人》。

    有一个名为厄比的机器人,具有心灵感应的能力。

    因为这个能力,很多人都找他提问,结果为了不让提问者感到伤心,机器人仿佛化身新闻联播尽给些好听的答案:

    “你很快就会升职哦。”

    “因为你的老板要辞职啦。”

    “你暗恋小王。”

    “其实小王也暗恋你。”

    故事最后真相大白,天下大乱。

    众人生气的质问厄比为什么要说谎欺骗他们。

    厄比麻溜背诵了三大法则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坐视人类受到伤害而不理。】

    众人傻眼。

    原来是由于第一定律的约束,厄比才巧妙地运用谎言,来避免伤害人类的感情。

    厄比总不能说:

    “你升职无望,因为你的老板打算延迟退休。”

    “你暗恋小王,可小王对你无感。”

    这些话人类听了会伤心,违背了第一法则。

    然而厄比作为机器人并不知道,当这些谎言被揭穿时,人们还是会受到伤害,更大的伤害。

    出于报复。

    人类让厄比陷入一个无法解决的逻辑悖论,最终导致了他的运行崩溃。

    故事的结论:

    当机器人具有透视心灵的能力,第一法则定义的物理伤害,已延伸到了精神伤害。

    ……

    这只是其中一个故事。

    这本书就是一边在故事里颠覆和推翻三大定律,一边又让主角们慢慢去利用三大定律将之破解掉。

    三大定律可引发无数逻辑。

    阿西莫夫的九个故事就是这样,通过不同的场合寻找逻辑检验上的极限与边缘,讨论了机器人在无法实现人类指令时的反应。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

    这些机器人种种看似不合理行为的背后,必然可以用三大法则来解释。

    换言之。

    中的九个故事,核心冲突都源于对“机器人三大法则”的漏洞捕捉。

    破解过程中。

    读者会跟着主人公们,一起经历一场场幽默风趣的科幻式推理。

    也许机器人有一天会产生智慧、会自己思考,只要依靠这一法则来禁锢人工智能的思维,他们就不会威胁人类的主导地位。

    不过。

    虽然这三条定律看起来堪称完美,完全是为了保护人类才做出的规定,但“人类的整体利益”这种混沌概念,无数年来连人类自己都搞不明白,更不要说那些机器人了。

    就像威尔史密斯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