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指点江山-第5/8页



    再多的库存,这么多年也早该消耗干净了吧?

    如果不是用库存,那只能说明羡鱼的创作精力和才华,丰富到了可以肆意挥霍的地步!

    至于羡鱼为什么还不是蓝星流行之王?

    陆盛给出的解释同样合情合理。

    不是因为蓝星有人比羡鱼更强,只是因为目前有一些曲爹这方面不比羡鱼差,所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流行之王。

    香香忍不住道:

    “那您觉得羡鱼老师有可能成为蓝星的流行之王吗?”

    陆盛叹了口气:

    “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好,因为流行歌曲有个弊端,那就是流传性。

    为什么杨钟明和阿比盖尔等蓝星排名前列的曲爹们,都不怎么写流行歌了?

    是他们不会?

    是他们被掏空了?

    其实真正的答案是因为,流行歌的格局不够啊。

    蓝星音乐发展这么多年,真正能流传千古的作品,大多还是一些乐器类作品。

    流行流行。

    所谓流行,本就意味着,这类作品大多都是红极一时。

    比较厉害的,可以红几年甚至几十年,但如果是一百年两百年甚至更久呢?

    这不是流行歌轻易可以做到的。

    而一些乐器类作品,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比如赵洲的古典琵琶名曲《风之颂》自诞生到今日已有数百年,却还是源远流长。

    再拿这次比赛来说。

    羡鱼的风头够大了吧?

    然而哪怕他拿了这么多金牌,目前蓝乐会给大家带来的最大震撼,还是杨钟明总教练的那首小提琴作品,以及阿比盖尔的那首萨克斯作品。

    为什么?

    因为那已经是足够迈入蓝星经典殿堂的艺术了。

    百年之后,我们现在的这些流行歌,绝大多数已经过时了。

    而杨钟明和阿比盖尔的这两首作品,恐怕还是会有无数人演奏,恐怕还是会继续流传。

    这就是很多中洲曲爹越来越不乐意写流行歌的愿意。

    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各洲曲爹们,这些年也更喜欢研究乐曲类作品了。

    什么钢琴小提琴之类,甚至是交响乐结构!

    当然。

    我并不是否定流行歌的价值。

    写流行歌能够做到流传一时本身就是能力问题。

    羡鱼的有些流行歌在我看来,甚至可以火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比如我一直无比推崇的《东风破》,这样的歌曲十几年后你们再听,依然不会觉得过时。

    达到同样水准的还有《青花瓷》等作品。

    评价一首作品是否成功,归根结底不是看赛季榜排名有多高,而是多少年之后,人们是否还愿意听这首歌,是否还能从歌曲中获得感动。”

    说是评价羡鱼。

    陆盛已经引申到了整个行业的趋势。

    这个趋势便是,蓝星最顶级的曲爹都开始研究乐器作品,甚至是交响乐结构了。

    而说到这里。

    陆盛突然话锋一转:“再回到我们刚刚的问题,你们问羡鱼在蓝星曲爹中,处于什么层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