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因缘际会(三)-第2/3页



    守礼叹了口气,不甘不愿撒开手。

    老妪走后,半天没有人影,守礼耐心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终于等来一位衣饰简素、容貌昳丽的黄门。守礼踌躇了两下,赶忙在脸上挤出一丝笑,上前搭讪。

    原来守礼误打误撞到了嘉德殿地界,这是九殿下的住处,附近有御药院、翰林院二所。

    果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守礼听说御药院就在附近,马上笑得更虔诚了,亲热地拉着黄门的胳膊,好声好气一顿恳求,终于搞清楚了往御药院的路,然后千恩万谢,目送黄门走远了,方扭头穿过海棠花海,进入竹林。

    竹林里绿油油的,一把来粗的竹子比比皆是,守礼走着走着,不觉凉意从后背袭来。

    穿过竹林,有一拱桥,桥下怪石磊磊,流水潺潺。守礼欢天喜地登上桥头,手搭凉棚,遥遥一望,只见桃花坞后隐藏一院落,门口人可罗雀,门里有人高声唱名。

    “上党人参百株!”

    唱声嘹亮而悠远。守礼听着有趣,很想一睹门里人的真颜,便快步流星跑到御药院门口,手扒着墙,小心翼翼往门里打量,只见院里乌泱泱挤了二三十号黄门,散沙似分布在四面八方,有在廊下、有在门前、有在屋里,全忙着点检药材。

    “甘州地黄十匣!”

    “茅山白术五盒!”

    “泰山女葳一箱!”

    “永昌木香一瓮!”

    “汝南泽泻十斤!”

    “华阴细辛一匣!”

    “益州麝香十坛!”

    “弘农茈胡五罐!”

    “武都雄黄一盒!”

    “彰明附子十袋!”

    “陇西大黄五斤!”

    院子匀匀称称的,东西庑房都门户大开,唱药材的在东边廊下,称药材的在西边廊下,两边核对无误了,再交由候在一边的快手,或抱或抬去中央的储藏室。

    守礼遛了一眼,便捏手捏脚跨过门槛,然后十分腼腆地插入人群,寻个慈眉善眼的哥哥,压低了嗓音问:“打搅了,向您打听个人,您可识得一个唤沈清秋的?”

    “哦,他在后堂听课呢!”黄门随意说了,见守礼还目不转睛盯着他,便笑道:“你要寻他?我这边走不开,要不,我给你指路吧,你呢,从这扇门穿过去,绕过蔷薇架,打个弯,再过条石子路,沿石子路走到尽头,就是嘉荫堂,他就在那!”

    守礼赶紧道谢,然后根据指示,步步留意,终于见到了一间青砖绿瓦的明堂。

    堂前有一棵五人合抱之粗的槐树,繁枝密叶,冠盖如云,荫着台阶旁的鸢尾和虞美人,颇有雅韵。

    守礼躲在树后,隔窗望去,只见屋内装饰寥寥,异常雅洁,陈列了二十多张案几,最长最宽的那案几后方坐着一个白发苍苍面目黧黑的老者,生得河目海口、粗眉光须,穿着一袭半旧青衫,手捧了一卷书,慢启紫唇道:“《本草经》载三百六十五味药,依君臣佐使,可分为上经、中经、下经,汝等可知这三经各多少味?”

    话音刚落,底下便有人悄悄举起了手。

    老者神态可敬,海口慢慢绽放笑意,蒲扇般大手一抬,示意举手的学生起来回答。

    守礼若不经心,顺着老者目光瞟去,只见站起来的学生身量纤纤,一袭青衫略宽,皮肤白皙,五官柔美,守礼觉着煞是面熟,再眯着眼仔细一瞧,不是沈清秋还有谁。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有轻身益气、延年益寿之效。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或无毒、或有毒,须仔细斟酌、适量选用。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可祛寒热邪气、破除积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