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洗涤铜臭-第2/3页



  基本上每个新物事都写诗。

  还美其名曰广告诗。

  然而大部分文人不接受这点。

  他们称赵平的诗是铜臭诗。

  当这个称号传到赵平耳朵里面。

  赵平不得不为对方称号之精准而赞叹。

  其实他不知道这是王文赋派人放出去的。

  他时时刻刻都在算计赵平。

  但是赵平也无法否认这点。

  自己的诗确实充满铜臭。

  可是如果这些文人以后如果给自己安了一个铜臭诗人。

  那可是真的遗臭万年。

  可能以后有诗仙、诗圣、诗鬼。

  最后还有一个诗臭。

  诗臭是哪个?

  大宋赵平也。

  自己的后代可能永远无法抬头。

  不行,不能让自己成为诗臭。

  必须洗去诗的铜臭味道。

  可是如何才能洗去铜臭味道呢?

  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工科生。

  写诗作词纯粹就是业余爱好。

  但是身上的铜臭必须洗涤。

  特别是这个讲究名声的时代。

  如果不洗涤铜臭诗人的臭名。

  甚至对仕途也有影响。

  昌州王小二很不幸。

  因为他父亲亡故了。

  他还有一个八岁弟弟,一个六岁妹妹。

  他才十岁。

  他想出去做小工。

  可是也没有人要。

  他看着一个与他差不多大冒充乞儿去当“铁算盘”(小偷)。

  他穿着皮纸衣服,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他从家里拿着一个碗,就要去行乞。

  却不料比他一个高大的少年一脚给他踢来。

  接着传过来他的大声吼叫:

  “滚开,这是我的地盘。”

  王小二只好垂头丧气回去。

  没有想到就是乞儿也做不成。

  当“铁算盘”更没有勇气。

  他害怕被别人打死。

  他回到家里。

  正在织布的娘亲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娘亲一边抚摸伤口,一边说道:“小二,你爹爹死得早。你得找一份活计了。”

  他一听,难道娘亲不要我?

  当即就痛哭起来。

  他娘亲擦干他的眼泪说道:“小二,这个工作是娘亲给你争取来的。非常轻松。”

  怎么,还有这种好事。

  娘亲不会把我卖了吧。

  自己不用去乞儿了吗?

  想到这里,他越来越害怕。

  失去了父亲,难道娘亲也不要我了吗?

  半夜没有睡好,后来实在熬不住,终于睡着。

  次日,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

  与娘亲来到赵家庄的店子面前。

  这里还有十个与他差不多的童子。

  说是让他们出去推销报纸。

  就是一种《大宋中华报》的报纸。

  《大宋中华报》是什么?

  他不知道,但是赵家庄他知道。

  是给赵家庄打工。

  这个没有问题。

  有一个布料袋子。

  里面装着纸。

  这个好高大上呀。

  这是文化人的象征。

  掌柜说了,把袋子报纸送给文人。

  只要有人看,就可以得到一文钱。

  哦,这个工作确实比较轻松。

  可是能够挣到多少呢?

  这个才是关键。

  但是他分外珍惜这份工作。

  大街小巷跑来跑去。

  特别是茶馆酒楼青楼。

  还有学堂。

  总之,他牢记掌柜话。

  一个人多的地方。

  另外一个就是文人的聚集的地方。

  没有想到。

  一天下来,他也能够挣到五十到一百文。

  还可以到赵家庄那个超市购买大米,可以打九折。

  这是掌柜说的。

  这是给赵家庄做事的人优惠。

  现在昌州的儿童越来越吃香了。

  因为他们也有一份正正当当的职业。

  而且随着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大,他们每月收入也是三贯左右。

  加上可以享受赵家庄的九折优惠,养活一家人也没有问题。

  在报童的叫喊声音之中,昌州茶楼、酒楼、青楼,人们口里的话题越来越离不开《大宋中华报》。

  说书者需要它的故事进行再加工。

  茶客需要它作为谈资。

  青楼比妓院之所以高档,就是因为需要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