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河北布置
壶关守将此时看清了那些被“包围”的骑兵,里面哪是什么奚斤的北魏骑兵,都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宋军!
但是……
怎么可能?
宋军的骑兵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
宋军的骑兵想要出现在壶关,不可能从河东、介休这条东边的战线跑来,这一路上道路太过崎岖,骑兵想要从这里渡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那岂不是说宋军骑兵是从河北攻来的?
宋军的骑兵能堂而皇之的从河北来到壶关下……
这只能说明河北的北魏主力确实已经被宋军歼灭?
这一刹,壶关守将脑海中想了很多, 同时也有了决断。
只见他一马当先,单骑直直往宋军大营闯去。
和王仲德在一起的朱超石看到壶关守将这般悍勇,心中也是多了几分庆幸:“幸好吾等将其引诱了出来,不然这般性情刚烈之人坚守壶关,还真是一个大麻烦。”
王仲德对朱超石这番话也是赞同:“嗯……嗯?”
在王仲德和朱超石的目瞪口呆中,壶关守将在即将撞到宋军时突然从马背上翻下来丝滑的跪倒在地:“罪臣恭迎王师!”
“……”
这投降来的猝不及防。
但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壶关, 无疑是最好的结局。
朱超石当即向刘义真汇报喜讯, 同时上书为壶关守将表功。
这个时候就是要竖立典型。
乖乖投降的,以刘宋的国力养出几个富家翁还不成问题。
顽强抵抗的,以河北的土地多埋几具枯骨同样是绰绰有余。
怎么选择,就看你的脖子硬不硬了。
拿下壶关,留了一千人在这里把守后,王仲德与朱超石又继续往北前进。
晋阳!
这里不光有重大的军事价值,同时还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这里曾经是战国时期赵国前期的国都,更是汉初的代国国都。
拿下这里,甚至都可以说是完成了北伐大业。
所以当王仲德和朱超石踏足了这片已经有百余年未见汉军的土地时,两人都是难掩自己的心情。
“打下此处,则北方大局已定!”
有了晋阳,宋军便不会再这么被动, 要时刻担心魏军从北方杀来, 而自己却束手无策。
“准备攻城吧。”
晋阳的守将是北魏安远将军, 北新县侯、右光禄大夫安同。
此人祖籍安息,粟特族,属于后世“昭武九姓“之一。
只不过他这一脉在中原生活已经两百余年,从外貌上看与汉人早已别无二致。
同时北魏太尉穆观也在这晋阳城中,之前他与丘堆被王仲德阻挡与轵县之外, 搅乱了拓跋嗣的计划,便被拓跋嗣贬黜到晋阳来守城。
此时二人正坐在一起共同商议大事。
他们已经得知了拓跋嗣身死的消息,只是还不确定真伪,所以现在聚集在一起商议。
“陛下……可能真的驾崩了。”
拓跋嗣驾崩的消息传过很多次,但这一次,二人却觉得是真的。
穆观是鲜卑贵族,也是北魏驸马,是和拓跋皇族关系最亲近的人之一,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是快要昏厥。
他知道拓跋嗣一死,也就相当于北魏的天塌了。
安同不同于穆观的悲嚎,而是一言不发的坐在旁边闭目沉思。
现在该怎么办?
是抵抗,还是……
“将军!城外出现宋军!”
一波未折一波又起。
穆观站起来有些惊慌:“宋军怎么来的这么快?壶关怎么这么快就被攻破了?”
安同也是皱起眉头。
宋军居然这么快就出现在晋阳!
也就是说宋军恐怕是在第一时间就将晋阳选为进攻方向。
“穆太尉莫慌,城内还有两万精兵和几十万石粮草,宋军想轻易拿下晋阳也没那么容易。”
安同如此宽慰穆观,穆观才淡定了些。
“也对,晋阳是北方少有的易守难攻的大城。即便宋军善于攻克城池,一时半会也难以拿下晋阳!”
安同劝穆观放下心来,将守城一事交予自己,就让他好生休息去。
可安同出了房间却并未立刻赶往城墙,而是来到自家府邸。
庭院内有一个赤着上半身正苦练枪法的少年,少年枪出如龙,招招狠厉,假以往日必然是沙场上的一员宿将。
“父亲!今日怎么这么清闲?”
少年正是安同的儿子安颉,见安同前来也颇有些惊喜。
安同苦笑:“怎会是清闲?现在明明是火烧眉毛了。”
此时安颉才知道宋军已经打到了晋阳,这让他心中一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