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逃出生天



  顺着大河逆流而下,刘义真等人连续走了几天才到达“西套”。

  本来刘义真有了“棉花”的收获,就还想在这里淘点东西,可惜他的运气已经用光,并没有什么价值很大的作物等着刘义真带走。

  而赫连勃勃撤军的消息也已经传到“西套”,这让刘义真等人松了口气。

  “关中之围已解,看样子我们可以回去了!”

  要是赫连勃勃还堵在关中,刘义真等人想要回去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一想到终于要回关中,所有人都是喜不自胜。

  他们在这塞北已经待了一个多月了。

  连除夕都是在这塞外过的,若再不回去只怕真有士卒要发疯。

  而且因为在塞外食物基本只有肉类,蔬菜更是想都别想。这就导致现在的晋军几乎人人便秘,每次如厕都是苦不堪言。

  “最后一段路了!都小心些!”

  接下来王买德给出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直接从贺兰山插到萧关,如此路径最为快速。

  还有一条则是要绕道上邽,从西面沿着秦岭入关。

  这两条路线一种快捷但危险,一种偏远却安全,这就要刘义真仔细斟酌。

  大多数士卒肯定更希望第一条路,毕竟可以省下不少功夫。

  但刘义真、沈田子等将领却选了第二条。

  “现在不确定萧关是什么情况,万一查的仔细或者赫连勃勃干脆封锁了关隘那就是往死路上撞。”

  “而上邽则有我军士卒驻守,路上也没什么关卡,只要抵达上邽就安全了。”

  最终刘义真拍板,就走第二条路。

  “去市集上换些东西,之后的路程我们要尽量避开胡人部族,不能让对方起疑。”

  众人欣然领命,都到这个时候了,能坚持要坚持,不能坚持也要坚持。

  或许最后时候,每个人都放松了警惕。

  一名晋军士卒在和一个胡夏牧民交换食物与生活用品时居然直接拿出了从赫连勃勃内库里摸来的巨大海珠支付。

  而如此海珠那名士卒还有一大兜子,这让那名胡夏牧民看的眼睛都直了,随即也起了贪念。

  于是在半夜,这名牧民悄悄叫了几个人想潜入晋军队伍中杀人劫货。

  但晋军到底是精锐,怎么可能让几个牧民摸到自己身边?

  几下虽然解决了牧民,但是牧民的死亡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半夜还在睡觉的刘义真被叫醒,在得知情况后刘义真火速吩咐大军前进。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牧民的命也是命。

  别以为胡夏这种胡人政权不在乎人口,要是正经牧民死亡肯定会有官员来调查,到时候一旦把注意力放到刘义真等人身上那就完蛋了!

  事实证明刘义真是对的。

  在刘义真等人离开后不久,一支五千人的胡夏骑兵从后面出发。

  和之前不同。

  贺兰山下既然能打探到赫连勃勃撤军的消息,也必然能打探到赫连勃勃撤军的原因。

  如此的话对于来历不明的队伍胡夏方面必然会怀疑是不是那支搅乱胡夏大后方的晋军。

  刘义真等人连夜跑了几十里路后刚想休息一阵,却被后面的追兵搞的连忙继续跑路。

  “看来对方是咬定我们了!”

  骑着棉花狂奔的刘义真有些无奈。

  偏偏在最后一段路上出事,这真的是搞人心态。

  后方的胡夏士卒大呼小叫,偶尔还有几支箭矢朝着刘义真等人射来,逼的晋军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一直这么你追我赶了将近半天,双方的马儿累的都开始口吐白沫。

  刘义真看着胯下萎靡不振的棉花,又看了看同样疲倦的士卒,只得是高呼:“大家!再往前走就是陇上了!那里都是我们的人!只要冲过去就能回家了!”

  回家...

  这个信念让晋军士卒勉强恢复了几分斗志。

  此时也顾不得心疼战马,很多士卒都是直接将利刃扎向自己战马的屁股,压榨它们最后的体力。

  再次提速后,后方的胡夏骑兵开始骂骂咧咧,终于还是停下了追逐的脚步开始休息。

  这也让晋军有了喘息的时间。

  之后一连五天,双方都是如此追逐到极限才能缓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