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垂怜-第2/3页



  临终之前不善言辞的父亲只是用担忧目光看着眼前的儿子,母亲意味深长的留下了一句:“以后多为自己活一点。”双双撒手人寰。

  简单的葬礼上除了几个直系亲属,没有宾客满堂,内心还抱着一丝希望,但那希翼着出现的身影没有出现,等来却是一份离婚协议。

  那一刻哀大莫过于心死,烂这个字贯穿了,他的前半生,忽略亲情,抛却了友情,换来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一杯接着一杯的烈酒如刀子一般流过喉咙,划过胸腔,麻木了意识,失败透彻的人生啊。

  搓了搓脸颊,吐出一口浑浊的气息,拉回思绪,两人赶到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地方。

  事故不轻不重,后车的中年妇女驾驶的宝马五系追尾了前车的出租车,事故责任清晰,没有发生争执,交警和保险公司都已经完成拍照和责任划分。

  吕平安和老余赶到后熟练的下拖板,扣拉索,把事故车拉上车,然后固定好,向着高尚修理厂驶去。

  等到两辆事故全部拉回修理厂,已经过了下班的点,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老余对这吕平安道:“明天周末,晚上一起去喝点?”

  “不了,明天还要去老师家里一趟。”

  “行,那我自己去喝点。”

  “嗯,去吧,注意安全。”

  “嗯,拜拜。”

  “拜。”

  独自走在回去的路上,十一月的天气已经进去冬季,旁晚些许的寒风吹到脸上,带着丝丝寒意。

  好在离居住的地方并不是很远,当吕平安走到居住的地方,天色已经微暗。

  抬头在微暗的天色下,一块有些年代的招牌横在有些破败的门头上,“光辉孤儿院。”

  这个他伶仃大醉后,上天垂怜,让他重活一世,从新开始的地方。

  名字高大上的光辉孤儿院在11月的寒冬显的格外的破败,与孤儿院的名字背驰而行,成立了16年的孤儿院似乎从最初辉煌步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

  16年前由政府牵头本地豪商所建设的孤儿院,从最开始的占地200亩可容纳1100名孤儿,到了如今的占地200平方只剩下十几名儿童。

  定时定点的资助也如数减少,今年年初更是彻底断送,迎来它的寒冬期。

  推开咯吱作响的大门,吕平安走了进去,反手关上大门,门后是一个宽敞的院子,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正坐在一个躺椅上,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看着推门而入的吕平安,半眯着的眼睛微微张开,然后露出慈祥的笑容朝着他招了招手。

  “怎么又在院子里面睡觉?”吕平安略带责怪的语气道,然后走老太太身边伸手摸了摸老太太干枯的手掌,温热不是很凉。

  “今天小李娃,被领养走了,奶奶高兴中带着点惆怅,在这边坐了一会,看一下时间,你快要回来了,索性就在这里等你了。”老太太慈祥道

  “天气冷了,下次不要在院子里面睡觉了,困了就回屋里睡。”吕平安蹲在老太太边上轻声道。

  接着思索下又安慰起老太太:“李娃被领养是好事情,你要是担心,等回头我去看看他。”

  “是啊,是好事情,奶奶希望这院子里面的娃越少越好。”吕平安微微点头没有接话,对这把一辈子都奉献给这所孤儿院的老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奶奶,我送你回屋里休息会,我去看看唐姨饭做好没有。”说完吕平安松开老太太的手,准备扶她起来。

  在松开的一瞬间,老太太反手握住了吕平安的手轻声道:“平安,这多年,奶奶知道你无怨无悔,奶奶也知道你是好孩子,从小就是懂事的好孩子,小时候你总是拒绝别人领养,他们都说你这孩子死心眼,犟的狠,但是奶奶心里和明镜一样,奶奶知道你想把机会留给弟弟和妹妹。”

  “但那有人不自私,一碗水,奶奶也端不平,奶奶也有私心,奶奶总想着给听话的好孩子找个好人家,要不是奶奶不愿意忤逆了你对弟弟妹妹的那份心意,奶奶早把你撵走了。”老太太慢声细语的说着

  吕平安对老太太轻轻摇摇头示意没那么回事。

  老太太摸了摸吕平安的头接着道:“你今年也老大不小了,以前奶奶不说你,但现在你要听奶奶的话,要给自己留点家底,现在挣钱不易,以后还要结婚生子,别全部砸孤儿院这个无底洞里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