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勇斗刁难



  一场大雪让大地变得白雪皑皑。

  暖暖的太阳刚刚露出山头,满地的水晶粒子便射出了晶莹的光亮。

  刘病已早已晨跑回来。

  虽然穿着单薄,但满头大汗。

  “病儿,赶紧洗漱一番,吃了早饭,去学院报到。别迟到了,给博士留个好印象。”张贺嘱咐到。

  “好来!”

  早饭过后,刘病已斜背了一个挎包,包里面装着笔墨纸砚,还有一些用来做课堂笔记的空白书简。

  身后跟着郭氏二兄弟。

  他们一人提着一捆书简,一人提着食盒,打着哈欠,边走边嘟囔着,“上学需要起这么早,以后够咱们受得了!”

  “刚开学,需要的东西比较多,就麻烦你们二位了。以后,我自己背一个书包便可。”

  “真的?”郭禄高兴地跳了一下。

  “高兴个头!”

  郭福直接给了给了郭禄一个脑瓜崩。

  “哎呀!”

  郭禄抱头,欲哭无泪。

  “以后我们也要早起读书,虽然还是在掖廷宫里,但要向病哥儿看齐!”

  昨晚,刘病已担心因为自己去博望苑的林薮学院读书,张大人便将原本为自己设立的学堂给取消了。

  没想到张贺很是懂得刘病已的担忧,表示还会继续供学给掖廷宫匠们的孩子们。

  “没有学问不行,要想出人头地,做学问是最好的捷径。”

  刘病已的几番学问作为,取得了的骄人变化,不得不让张贺更加认可学堂的重要性了。

  刘病已这才心安下来。

  其实,这也符合他自己的心思:前几日还愁着找不到实现计划的途径,没想到误打误撞,因为几个答策,帮忙的人就主动送上门来。

  张贺一大早就遣人把礼品和学费给学院的博士送去了。

  回来禀告说,“博士什么话也没说,冷冰冰的。”

  张贺以为办事人的问题,惹得博士不高兴了,便在刘病已出发前多番嘱咐一定要对博士恭敬有加。

  武帝运用董仲舒的理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推行儒家思想,朝廷大兴官办入学教育,特别在朝廷设立太学,作为国立最高学府。

  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科,聘请儒学大师当教授。

  太学内设立五经博士。只有研习五经,并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才能成为博士官。

  地方上,兴办乡学,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学成并经由官家认可的博士弟子员优与授官。

  刘病已发现,极为有趣的是学堂全部规定教授儒学经典,其他家学说通通排斥。

  学而优则仕,只是针对儒学文士,如果没有儒家经典护身,官场晋身之路算是被封死了。

  武帝这招确实够生猛。

  经此一役,天下士人改弦更张,一心向儒。

  大汉天下,数不清的儒家大师应运而生,冲击的就是那最诱人的功名利禄。

  至此,武帝在思想上的大一统任务算是完美解决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穿过一片茂盛的竹林,一座淡雅却不失雄伟的宫殿出现在眼前。

  刘病已注视着门口的匾牌“博望苑”,良久出神。

  这可是原主的爷爷刘据的私宅。

  这座宫殿,汉武帝为戾太子建,目的是以供其交接宾客。

  望着已经冰冷的宫殿,一时门庭若市的热闹场景,一时惨虐厮杀的悲伤画面,依次在刘病已脑海中浮现。

  “病哥儿,咱们进去吧,时辰不早了。”

  郭福将出神的刘病已唤醒。

  “好!”

  三人跨过门庭,进入宫殿,匆忙朝最里侧的林薮学院而去。

  学院只是占据了博望苑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都已经荒废不用,或者被皇宫仆人们用来放置杂物。

  跨入小院子,朗朗书声扑面而来。

  课堂房门大开,似乎一位老者来回踱步,检查学子们的读书情况。

  刘病已赶紧小跑起来。

  “站住!”

  一位花白胡子的老者堵在门口,厉声呵斥。

  他这一声,既让刘病已赫然站在了距离门口十米外的地方,又让屋内的学子们的朗读声戛然而止。

  刘病已傻傻地站着,心里清楚,“他这是新任师尊三把火,第一把火先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