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西国粮荒



  长沙城外,李定国身穿铁甲,骑马驻立在湘江边。

  “殿下,乾军就是从这里进入长沙的。”沐天波指着湘江道。

  西国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割据政权,在攻击乾朝时,很难得到乾朝百姓的支持。

  因为眼下乾朝百姓生活还可以,西军来了,他们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改善,而且还可能比乾朝统治时要差一些,所以百姓对于西军打过来的态度,肯定说不上欢迎。

  另外,西军是流寇出身,乾国境内的大户,对西军也是排斥的态度。

  西军在国力上,本来就不如乾朝,地方上士绅百姓还心向乾朝,西军在乾朝境内作战,便十分的被动和吃力。

  为此,李定国打出了帮助明朝桂王朱由榔恢复帝位的旗号,利用明朝来号召乾朝的士绅百姓。

  高欢是通过禅让获得帝位,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少流血,但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大批心怀明朝的人,并没有得到清洗。

  这个口号喊出后,不仅是西国这边明朝的旧臣,干劲十足,乾朝这边也有大批土司,还有一些明朝遗民,前来为西军效命。

  沐天波是明朝黔国公,他现在对于同乾朝作战,是特别的起劲。

  李定国皱起眉头,看着宽阔的湘江,“知道是哪部人马吗?”

  沐天波道:“是王光恩!从常德方向过来。”

  “是他!”李定国内心一沉。

  王光恩、王光泰、王昌三兄弟,原来明将,他们镇守郧阳,李自成发兵攻打,都没有打下来。

  宋献策居然让王光恩放弃常德,增援长沙,令李定国的内心有些不安,感觉这不像是宋献策能够做出的决定。

  宋献策居然有破力放弃湘北重镇常德,令李定国感到意外,那么现在看来,乾军的策略就是固守岳州、长沙,等到乾军主力入楚了。

  “传令下去,命人在江中沉船,钉入木桩,将航道封死,避免敌军援军再次进入长沙城。”李定国吩咐一句,遂即拔马回营,去准备攻打长沙的事宜。

  另一边,刘文秀得知两路乾军逼近荆州,立刻派军前进去迎击,可双方在荆门州和石首两地遭遇后,两路乾军便又退回了自己的防御。

  这时,斥候禀报常德的乾军南下,刘文秀立刻意识到,乾军这是虚晃一枪,目的是为常德的乾军增援长沙创造机会,避免常德的乾军被他掩杀。

  刘文秀得知乾军放弃常德,遂即在荆门州和石首各自留下一万五千人布防,然后派遣五万大军南下,夺取澧州、常德、益阳,与李定国会师长沙城下。

  一时间,大半个湖南都落入西军手中,令西军士气大振,天下为之震动。

  四川,城都,在李定国搅动湖广风云的同时,西国境内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西军主动在湖广发起反攻后,乾朝就以西军挑起战端为由,禁止乾朝商贾继续向西国出售货物。

  当然这只是高欢的借口,就算西军不进攻,过了农时后,乾朝也要对西国施行禁运。

  事实上,从上半年开始,乾朝就已经在逐渐减少输入西国的粮食,慢慢减少西国的库存。

  对此,西国起初并不惊慌,官方禁止,还可以走私,他们与乾朝的许多贸易,本来都是靠的走私。

  不过,西国很快就发现,乾朝下达禁令后,不仅是正常贸易停止,连原来给他们走私粮食和物资的乾朝商人,也不再给他们供货了。

  在孙可望的改革下,西国大批百姓,都被征召过去采矿、练铁,国内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都受到影响。

  有外部的物资运进来时,西国的物价还能维持稳定,可是外部的物资一断供,西国境内立时物价飞涨。

  粮食做为物价的风向标,不到半个月,就从一两涨到了二两五钱,并且还在持续上涨,百姓很快就要吃不起了。

  虽说西国官府发布告示,宣传西国各地的平准仓库,储粮充足,但还是有人意识到,随着乾朝的粮食断供,西国已经错过种粮的时节,今岁秋粮也不理想的情况下,西国极有可能发生饥荒。

  随着各种谣言在成都传播,西国的有钱人和权贵,为了备荒,开始囤积粮食,而他们的行为,又加剧了粮价的上涨,令普通百姓和几十万矿工和军属更加难以获得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