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不谋而合的算计-第3/4页



  骞韬说着,将斩风刀横在了鞍桥上,继续问道:“让我无法救援骞文,是吧?你们是不是这样打算的?”

  “哈哈...”

  望着一脸错愕的陈澄,骞韬大笑了几声,讥讽道:“我救骞文做什么?他会杀光陈煌那些人,何劳我去救?”

  陈澄见到骞韬就已经很意外,他没有想到骞韬会提前埋伏在板沟。再听骞韬如此说,陈澄的心揪了起来,神情上也有了震惊之色。

  听到百般斟酌的计划从对手口中说出,这让陈澄如何不震惊呢?

  震惊之余,陈澄还是努力地稳住心神,冷笑道:“骞韬,你即便知晓又如何?以你这点兵马想挡下我两千青氐军,未免过于自大了吧?”

  说到此处,陈澄的自信恢复了许多,继续道:“你就这千把人,想唬我?还想在老子的面前装神弄鬼?真是找死。”

  陈澄之所以能如此说话,是因为他有了胆气。而这胆气的由来,则是他看到骞韬所带的兵力仅有千余人。

  陈澄没有把这点兵力放在眼中,这些兵力本就在预想当中,与计划是相符的。

  故此,他又觉得计划没有错,只是有点差异罢了,依旧还是完美的。

  “是吗?你确定不是眼瞎?”骞韬笑问向陈澄。

  就在陈澄目露狐疑之时,骞韬将刀柄敲击在了马鞍上,蒙了牛皮的马鞍发出了“砰砰”的声响。

  随后,这种声音陆续地响了起来,而且是越来越多,如同战鼓擂鸣般遍及了整个板沟。

  伴随着声音的响起,两千名顶盔披甲的骑兵出现在了青氐军的身后,另有千余名步战队员手持长柄破风刀,自左右两侧围了上来。

  陈澄见状,刚刚平定的心瞬间恐慌到不能自已,声音颤抖地问道:“你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兵力?他们不是都派出去了吗?”

  这个问话让骞韬有些奇怪,似乎有点责怪的意思。

  问话的同时,陈澄也意识到这不是计划的偏差,应该是对方的早有预谋,一场顺势而为且借机得利的预谋。

  另外,陈澄又觉得这预谋似乎与己方的计划同在,说不清是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彼此的想法一样,也有交叉碰撞之处,只是一方的想当然成为了另一方的理所当然。

  这算什么呢?算不算是不谋而合呢?

  骞韬无法感知陈澄的心念,只是觉得陈澄的问话似乎是在埋怨他没有按路数行事。

  “不派出去,你们还敢来吗?为了能让你们有点胆量,你知道我这两千骑兵绕了多远的路吗?”

  骞韬的脸上依旧带着笑,话语中也满是嘲讽之意。

  下一秒,他的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满眼的杀意。

  “青氐的兄弟,别说我骞韬不仁义,凡是跟过青氐老帅吕弘的人,即刻放下兵刃退到一旁,我骞韬就留你们一条性命。”

  吕弘是巴溪寨的原青氐帅,陈氏兄弟正是杀了吕弘后才掌控了巴溪寨,成为了青氐一族的新帅。

  骞韬之所以如此说,一是为了分化眼下的青氐军,以求减少厮杀的时间。

  再则,骞韬不想大开杀戒,不想与同是乞活的青氐人以命相博。

  骞韬的话让两千青氐军有了犹豫,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曾经跟随过吕弘,也曾发过誓言要效忠于吕弘,但形式的转变让他们选择了明哲保身。

  这是一种耻辱,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他们的身后还有家人,家人的性命是他们无法割舍的牵绊。

  眼下,又一次的选择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退则生,这生不仅是他们个人的生,还包括巴溪寨中的老弱妇孺,他们或许会如常地活下去。

  进则死,这死也同样不是他们一个人的死。

  只要他们敢挥动手中的兵刃,巴溪寨中的男女老少都会因此而遭受杀戮,即便活下来也将沦为任人宰割的奴隶。

  沉默了片刻后,一把刀扔在了地上,一个人走出了青氐军的队伍。随后又是一把刀,再有一个人走到了路旁。

  渐渐的,大半的人离开了队伍,在实力碾压的面前,这些人最终选择了活着。

  这种选择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有顾虑,每个人也都有选择的权利,效忠过谁只是一个由头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