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如焚



  恋上你看书网,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真定府贡院门外,张德广和张德进兄弟俩失魂落魄地站着,焦急地等着贡院大门打开。

  两人都不说话,只呆呆地看着贡院大门的方向。

  守在门口的兵士们终于打开大门,煎熬了三天两夜的考生们像突然出洞的蚂蚁似的涌了出来。

  张德源在人流中也跟着走出来,跟身边那些好像就剩挪动脚步的力气的考生相比,他显得从容又轻松,仅是脸上稍带倦容。

  “哥!”张德进眼尖,一眼就看见了他哥,把手举过头顶使劲摇晃。

  张德源也发现了两个弟弟,向他们挤过来,弟弟们却没有第一时间问他考得怎么样,张德广第一句话就是:“哥!完了!胡虏打过来了!”

  张德源也一下懵了,他眯眼看了一下四周,并不见大战开始的紧张气氛,除了他们三兄弟,周围的考生家人也都是正常反应,大多都是笑容满面地把刚从考场出来的亲人接走。

  “你们如何得知?”他问道。

  “快报晌午刚送到真定府衙,很快就传开了。”

  “先别慌!去府衙再看看!”张德源定了定神,冷静下来。

  他们三个成年男子都走了,只剩一家老小,虽说珲哥儿看着能扛点事了,到底还是个孩子。

  真定府身为北方重镇,街道宽阔齐整,又因为各地考生和家人汇集,显得比以往热闹许多,府衙前的主街上当真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并无半分凝重气氛。

  张德源兄弟三人站在府衙对面,午后的府衙大门在厚重的云层衬托下显得威严肃穆,门前两只巨大的石狮子,带着不可一世的神态睥昵着从它们面前走过的众人。

  “哥,怎么办?”张德进被府衙的气势吓住,不敢再向前走去。

  “没事,你俩在这等着,我去问问。”张德源说道。

  “不!要去一起去!”张德广不同意。

  三兄弟一起朝府衙大门走过去,府衙门口当值的衙役注意到了,走过来拦住他们:“站住!干什么的?”

  张德源向衙役行了个礼:“差爷,我是邺城人氏,方才从贡院考学出来,听说胡虏大军入侵,想问一问邺城现下如何?”

  那衙役一听这是刚从贡院出来的考生,立时换了一副嘴脸,虽说邺城那又穷又破的地方少有中举的,但凡事都有个万一不是。

  “邺城无事,胡虏大军攻城打了五日,没打下来,卫小将军把他们打跑了。前面茶楼说书的在讲呢,你们想知晓详细些的,花上几百文钱去听一听也就是了。”

  衙役给他们指路,前方不远处街面果然有一处两层茶楼,依稀可见门楣上书“兴隆轩”三个大字,茶楼门前人群纷纷停驻,堵住了来往的去路。

  张德源急忙谢过衙役,兄弟三人赶往茶楼,靠近时却听见小二不停喊:“不能进了,没有位置了,排队等下一场!等下一场!”

  此时他们离茶楼门口少说也有十余米,眼见是挤不过去了,只得耐心排在人群后。

  人群中不时传来的议论让他们更加心急如焚。

  “听说胡虏来了五万大军都不止!”

  “是啊!也没看到咱们大乾有援军到啊!”

  “援军要来也没那么快,从真定府赶到邺城都得多久,何况还要调兵遣将。”

  “不是说打赢了吗?没有援军卫小将军也把胡虏赶跑了!真乃我大乾战神!”

  “是啊!卫小将军好似前几个月才换防过来,听说也没带多少兵将啊!”

  “不过好似立了首功的不是卫小将军,而是一个庄户人家的小子。”

  “啊?你如何得知?”

  “我小舅子媳妇的表哥在府衙当衙役,我方才遇见他提了一句。”

  “真的假的?什么庄户小子竟然立了头功?怎么立的?”

  “哎呀,人家也没细说,一会进茶楼听说书先生仔细分说不就清楚啦?”

  “说书说书,也不能完全当真啊!”

  你一言我一语,张德源不知怎么把那个“庄户人家的小子立了头功”听得特别清楚,他隐隐感觉到,这立了头功的,没准是他家的熊儿子。

  倒不是他盲目自信,而是他了解当下社会,也了解自家儿子,要说邺城方圆百里的庄户人家的小子,还能找出谁家小子能比他这个儿子更有能耐的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