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红烛摇曳-第3/4页



    天色渐近黄昏

    李福寿怀中的软玉温香摇摇欲坠,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暧昧的味道。

    甜妞儿从没想到过这一层,此时也紧张起来,原本利索的话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了;“大……大老爷,您还吃吗?”

    “甜妞儿,知道这里是什么所在吗?”

    “嗯,那个……回……回禀大老爷,听管家说叫静思堂。”

    “不错,就这里了。”

    “啊!”

    “发什么呆,还不进来伺候。”

    “我……我我……”

    “我什么,害怕我吃了你吗?”

    “这……”

    李福寿仰天大笑,说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别胡思乱想了,赶紧叫厨房上菜吧,多来点牛羊肉食,我这大半天下来真的饿了。”

    说完,李福寿也不理甜妞儿,怀中半抱着香妞儿走进静思堂中。

    没办法,这个小可人儿就像水做的似的,放开手歪歪斜斜的站不稳,脸上一直到粉颈都是红的,羞不可抑,总不能就这样搁在外面吧。

    方才升起的一丝歉疚和反省,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饱餐一顿后

    李福寿回到大书房,开始批阅一天积累下来的文件,相关的报告被秘书处做成细致的索引,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案头,有轮值秘书随时听候宣召。

    简单翻阅了一会儿,除了竞选华人议员尘埃落定之外没有什么大事儿。

    一份来自希金斯洋行的电文引起了李福寿的注意,他拿过来仔细阅读,神情洒然一笑。

    根据希金斯在英国下议院的渠道消息,由希金斯主持发起的国际性人道主义救援活动,果然引起了唐宁街方面的注意,相关申报资料已经递了上去。

    从目前的情况看相当乐观,慈善活动在贵族圈也是相当高端活动,受到教会方面的大力支持,而人道主义更是一个新潮的新名词,很受一些闲得无聊的大贵族青睐。

    位于古巴的白人拯救行动完美告一段落,这在欧洲引起了广泛的正面回应,舆论界一致撰文给予高度评价。

    突出正面报道的同时,欧洲主流报刊不失时机的狠踩几下奥斯曼帝国野蛮血腥的屠杀行为,更能激起欧美基督教世界同情和赞誉。

    人道主义行动落幕已经大半年了,别指望大英帝国官僚老爷的效率能有多高,今年颁发勋章和嘉奖事实上不可能了。

    预计在明年春天三四月间,希金斯先生和李福寿都能够获得维多利亚女王亲自嘉奖,有必要亲赴伦敦接受这一崇高荣誉。

    这份电报,就是希金斯先生的邀请函,希望约定明年三月相会于伦敦。

    希金斯先生非常热衷于此行,在他的盘算中:

    乘着这股东风,运气好的话混入上流社会起码整个脸熟,对今后生意渠道的扩展和发展都有极大益处。

    李福寿稀罕这些勋章和荣誉吗?

    当然稀罕啦。

    要不然为何又出钱又出力又出人,搞什么劳什子人道主义救援活动,白人的死活与他何干?

    甚至为此调整了原本先从华夏大陆移民计划,改为集中力量运送大量土生白种女人进入澳洲,又是婚配,又是安排工作,牵扯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

    这是为什么?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想要维多利亚女王授予光环加身,能获得英国殖民地的广泛认可,事半而功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