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孟尝君(九)-第2/3页



  周侯欢在秦国四年,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国力要强盛,主要需要解决内部矛盾,内部强了,才能称之为强国也。

  “那先生是说变法?”

  田文忽然问道。

  变法,变法,变法。

  一直以为,弱国才需变法,齐国天下上国,礼仪之邦,也需变法吗,难道齐法不够完善吗?

  周侯欢点了点头。

  齐国以前,虽有变法,但在他看来,远远不够。

  现如今,楚国都开始变法了,齐国的变法却止步不前,齐国的凝聚,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国府法令的凝聚,而是齐人信念的凝聚,但这种信念若是一旦散了,就再也合不拢了,只有法令,才是万年之策。

  周侯欢怕,怕齐国一败涂地,失去抗争之心,所以才有这话。

  “我明白了,请先生继续。”

  “变法乃长久之策,而应对眼下之局,乃短期之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长短兼顾,方为不败之根本。

  我有几言,请齐相听之,记之,连楚平内,连燕割地,楚长燕短,合纵伐秦,内事一兴,外事必安,忍辱负重,方取天下!”

  田文听后,立即拿来纸笔,将这三十二个字恭恭敬敬地记了下来。

  很显然,这是经过周侯欢的深思熟虑的,经过了这么多的变故,周侯欢的才能,已经彻底地展露了出来,他的话,田文现在是深信不疑。

  “有些不明,请先生再细说!”

  田文记下之后,继续询问道。

  周侯欢抬头望着外面黑漆漆的咸阳城,在这刹那间里,面上流露出无比坚毅的神情。

  “哈哈,秦王要弱我齐,那我齐也不能让秦王好看,事已至此,不管如何,我齐必伤,那索性就豁出去,与秦人搏斗、较量。

  其一,连楚平内,联盟楚国,让楚国出兵,帮助平定公子之乱,匡章之人的封地,就夹在我齐楚之间,只要两面夹击,乱贼必不能持久。

  秦楚虽是联盟,但楚人两都被占,心头之恨,一直难解,如此,我王可答应楚人,事成之后,联盟合纵,号召天下诸国,攻伐秦国,助楚夺回两都之地,这些年来,盾甲一军有成,芈槐早就摩拳擦掌了。

  其二,连燕国割地,齐燕之仇,虽是杀君之仇,但燕王此人,重国事而轻人情,乃有为之主,可割地三百里,甚至五百里、六百里给燕国,令燕国与齐国结盟,不再与秦国联盟。

  要知道,燕赵之间,有中山之国,赵雍早就垂涎已久,燕国若是要兴兵伐齐,那就须得与赵国交好,才能免去后顾之忧,可如此一来,就只能将中山国,拱手送给赵雍。

  他姬职伐齐,不就是为了土地吗,现在无需他动兵,我们白送与他,并且还不让他失去中山,这个赵国的掣肘,姬职没有拒绝的理由,要是不够,就多加地给他。

  其三,楚长燕短,与燕国联盟,乃是短时间的谋划,还是要一直防备着他,想方设法地弱小燕国,夺回土地,而与楚国联盟,则是长久的谋划,只要齐国一日不平燕,不平三晋,就一日不能与楚国交恶,因为关键时刻,楚国可作为我齐之后盾。

  其四,合纵而伐秦,以围攻匡章为由,助楚国伐秦,以割地燕国为由,请燕王伐秦,燕王一直以来,就有攻秦之心,他必然答应。

  至于三晋之国,这更不用提,魏国以攻击为守,守护河东,韩国夺取宜阳武遂,而赵雍最喜欢的,就是凑热闹,有利可图,他一定前往。

  如此,六国谋秦,借用秦国这个外力,让我齐摆脱独霸之名,与诸国同心,一致对外。我齐周边之国,尽皆会与我齐交好,免去其乱齐之心,此战,也能凝聚我人心,臣子心,最重要的,还能弱小秦国,此所谓三全之策。

  其五,内事一兴,外事可安,忍辱负重,方取天下。

  自古以来,强者自强,自不必多说,有其上四策,我齐夺来喘息之机,齐相可趁机内行变法,任用贤能,强大齐国,只有齐国强大,才不会受到他国之扰。

  割地求和,积弱秦国,忍辱负重几年,以我齐国之力,必定能重回今日之势,到那时候,可联三晋而攻楚,连赵而攻燕,夺回割让之地,只要自强,就能做到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