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多少士愿与城同存亡-第2/3页



  这种覆盖式的抛射,对于进攻一方来说,压力确实很大。

  “放!”

  柳戈再次喊了一声,嗓音已经微微沙哑。

  第二轮抛射的羽箭又飞了出去,便是另外一片阴云。

  这种感觉,就好像暴雨落在了湖面上,打起来无数的水坑,而每一个水坑,都可能是一个人倒了下去。

  地上的尸体逐渐多了起来,也逐渐在改变大地的颜色。

  在冀州城的城墙里边,也有数不清的冀州军在距离城墙大概几丈远的位置站着,等待着号令。

  城外的豫州军靠近城墙的时候,柳戈让人传令,号角声一下一下急促且短暂的响起来。

  听到军令号角,城墙内侧的冀州军士兵们整齐的把弓抬高,然后整齐的将羽箭抛射上去。

  羽箭飞过了城墙,又落在城外不远处,这样的射术,他们演练过无数次。

  站在什么样的距离,用什么样的力度,不会伤到城墙上的自己人,又能对靠近城墙的敌军造成打击。

  如此密集的箭阵防御之下,豫州军死伤的士兵数量之多,已经不可估算。

  可是战场就是战场,军人就是军人。

  他们冒着箭雨,还是冲到了城墙下,奋力的把云梯立起来想要搭靠在城墙上。

  “攒射!”

  柳戈嘶吼着。

  城墙上的弓箭手开始瞄准那些抬云梯的人,这种距离,羽箭的杀伤力更凶猛。

  那些抬着云梯的豫州军士兵,死伤的速度和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士兵。

  可就在这时候,付出了无数人命为代价之后,豫州军的弩车也已经推到了他们的射程之内。

  调整好仰角,随着一声号令,豫州军的弩车开始还击。

  巨大的弩箭飞上城墙,场面一时之间变得更为惨烈起来,也终于不再是只有一方死人。

  一杆重型弩箭打在城垛上,啪的一声,打掉了一小块城砖,在火星四溅中那重型弩箭改变了飞的方向,狠狠戳进另外一侧冀州军士兵的脑壳中。

  豫州军的弩车数量更多,这种步兵弩车的射距自然比不得在高处固定的城防弩,但只要够了距离,威力一点儿也不弱。

  况且这种步兵弩车的种类中,还有排弩。

  排弩的弩箭没有那么大,大概有手腕粗细,四五尺长短,一排激射出去,对于士兵们的杀伤来说,就像是用镰刀横扫一排麦子一样。

  城墙上顿时就碎砖纷飞,到处都是弩箭打出来的火星,还有一声一声的哀嚎在其中炸响。

  “压着他们的排弩!”

  柳戈下令调整床子弩的角度,重型弩箭开始集中打击豫州军的弩车。

  战场不是只有一个点在死人,也不是只有一条线在死人,是由无数个点和线组成的。

  羽箭覆盖下的人,就是消失的一个一个的点,而城墙下死的人,就是一条线一条线的死。

  到了城墙下边,不少人根本就没得选,因为后边的同袍把他们挤压在城墙脚下,他们回不了头,自然也爬不上去。

  “放钉排!”

  号令声响起,城墙上挂着的钉排迅速的坠落下去,沉重的钉排一落在人的头顶上,直接就把脑壳击穿。

  当钉排拉起来的时候,血液在那些长钉上一滴一滴的往下掉落。

  也不知道持续了多久,豫州军的尸体在城墙下已经堆积起来很高。

  终于,后队传来撤军的号角声。

  猛攻了许久的豫州军最终缓缓退了下去,来时像是疯狂拍击岸边的巨浪,退回去的时候就显得有些许颓丧和不甘。

  冀州这样的坚城,想要靠常规的进攻手段打下来,简直难如登天。

  攻势不只是在东城这一边,北城,南城,这两个方向也有敌军的大举进攻。

  唯独是西边,罗耿率军驻守之地,按兵不动。

  当夜。

  曾凌派人将进卒和柳戈找来,在城中冀州军大营里,除去当值守城的将军之外,其他人都在这了。

  “三面猛攻,唯独西边不攻。”

  曾凌在大帐中一边踱步一边说道:“看来罗耿和崔燕来刘里三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轻而易举的缓和,也恰是我们可以利用之处。”

  曾凌脚步一停,看向柳戈问道:“如此情形,若你来处置,你有何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